刷抖音、微博朋友圈也很快乐,为什么要读书?它们带来的快乐不一样吗?

你看Kindle哪个版本是加了防沉迷系统的?

您今日读书已超过2个小时,我们亚马逊帮您把系统锁了

适度读书益脑,沉迷读书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Kindle从来都是这样:

诶诶诶主人我升32g了, 来看看我啊!

诶诶诶我待机很长的,你什么时候来找我啊!

诶诶诶我墨水屏不伤眼睛的,白天不反光,黑夜会发光,随时来随时我都在啊!

因为大部分时候,读书并不快乐。

刷微博抖音朋友圈为什么这么爽?

第一是短,即时满足。

刷抖音、刷微博、刷朋友圈,突出在一个“刷”上。“刷”当然爽啊,特别充实,满足周期都特别短,可以不断反复靠“刷”来获得即时的满足感。大家用脚投票,产品的满足感也做得越来越即时,做短视频的抖音、只有几句话的微博、照片不多也不大的朋友圈九宫格照片。

而且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

最出名的两个行业例子,一是《王者荣耀》,十几分钟一局,赢了开心输多了给你匹配保护局。再者是现在的连续剧《延禧攻略》,节奏明显比过去剧节奏更快,讲究有仇当集就报,仇者痛观者快,讲究的就是这个爽字。

第二是强大的分发机制。

我身边一个大哥的例子,平时吃饭聊天最喜欢讲经济学互联网,也老喜欢评论一下时事什么的…但是打开抖音点赞那个页面,全都是各种好看小姐姐23333。(实际上任何平台上美女图、震惊体都是流量大户哈)

这就是内容分发机制,厉害就厉害在它们比你更了解你的兴趣。点了赞,系统就认为你喜欢这种内容,就会一直给你推送相似内容,再根据用户画像人群分析,给你推「喜欢相似内容的人大部分也喜欢的」内容。

他们会不断给人投喂你喜欢的内容,天天看的就是你最喜欢的内容,一篇一篇再一篇,超舒服的。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一个2004年的古典互联网词汇:“Web 2.0“,大概意思讲的就是全民都是创作者,内容供给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因兴趣聚合在一起。

当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而现在回头看,当今互联网确实已经实现了这个Web 2.0的创想。

第三是「热媒介」

冷热媒介理论是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一个理论,大概意思是人体感官介入越多,则媒介越热。反之则为冷媒介。

比如「宫保鸡丁」四个字是冷媒介,「色泽红艳的宫保鸡丁.jpg」、「滋滋冒油宫保鸡丁.gif」、「XX拍摄的宫保鸡丁.avi」、「一盘色香味俱全能吃到的真宫保鸡丁」则是媒介由冷到热到最热的例子。

图画、游戏、短视频比起文字都是热媒介。在热媒介面前,人脑可以轻松高效的接受大部分内容。这也是为什么纯文字的广告基本已经绝迹了。因为看纯文字太容易产生联想和分神,达不到广告效果了。

所以抖音游戏朋友圈,先天就比读书认字要好接受得多。

这么爽有没有什么问题?怎么办?

有问题。

先说短。因为在知乎经常会写中长内容,有次我在评论区看到四个大字:「太长不看」。一方面我检讨自己写得不好,另一方面回怼「哥们大概是微博玩多了,长阅读是一种能力…」

写着写着,突然惊觉自己已经很久连剧都没看过了,因为抖音看多了。

「长时间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不去培养就会丧失这种能力」

再说当前的内容分发机制下,浅层简单易懂的内容占了绝对优势。

深层内容注定阅读量低、传播量低,所以推送出来的90%都是浅层内容。当今真的能脱颖而出的「长内容」、「深内容」,作者都是极具笔力,或者行业认知已达到深入浅出水平。

(但是长内容、深内容又是必须的,真的全民娱乐至死我们国家都要完了。所以腾讯网易都有自己的长内容团队,这些内容是要靠传统媒体主编来推,而并非自动分发。)

而很多晦涩、抽象难读但有价值的内容,它们都集中在「书」里,而图书是一种彻底的冷媒介。读书可以帮你爆发出更多想象力,让你思考、质疑和总结的机会。

(实际上来说,如果读书时你主动思考质疑与总结,你的读书与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如何阅读一本书》认为

大脑是人类独有的特质,却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心智就象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

吴晓波在一次谈话中所认为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资讯的收集越发方便、快捷,一切知识看起来似乎唾手可得,但反而让很多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那种突破自我、不断创新的社会精神也将渐渐消失。

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大概只有让时间不被发泄性娱乐和满足性娱乐塞满,让自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思考的能力。

碎片化信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理,最终反映在思考模式上,而是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就在信息洪流中渐渐被冲散,容易跳进思维的舒适区,变成了低层次的人。

人的层次是取决于你能够「输出」的能力,而「输出」的质量,来自于你「输入」的内容质量。如果天天输入都来自于碎片阅读或者短视频,在输出端,显然是无法有太多价值的。

在阅读的时候,就是在升级你的视角以及看问题的能力,不断验证“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阅读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需要一直紧绷着神经跟随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回想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如果非得努力去想的话,也许能想到一些零碎的观点。读书就像吃饭,不记得吃过什么,但长成了骨血和肉。在阅读中照见自己的心性,了解到很多不同的观点,发现自己思维认知的盲点,是一件很爽的事。

大部分时候,我读书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因为读起来并不快乐。但是读书之后,解决一个问题想通一个道理结束一个故事,会让我获得巨大的快乐。

而熬夜刷刷刷的几个小时里我虽然很快乐很沉浸,但在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我却更懊恼更空虚…

你可能感兴趣的:(刷抖音、微博朋友圈也很快乐,为什么要读书?它们带来的快乐不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