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张友文”说通识教育会议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早日实现——“第三届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侧记

这两天都没有完成自己定的六个“五”的任务,不是因为懒惰,而是时间不够。往日大清早我都会去汉江湾景区跑一跑或吊一吊,今天因为赶会,导致晨练流产。到了古田三路轻轨站,与退休教师沈华武老师相遇,我们一路相谈甚欢。沈老师去武昌参加同学(战友)聚会,我则去汉阳晴川饭店参加由武汉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谁说“天干无露水,老来无人情”?近80岁的沈老师仍然念及同学情呢。本来我与沈老师在循礼门地铁站下车后就各奔东西,后来不知怎么就跟随着沈老师下了长长的传动电梯,直逼二号线,彼刻我才突然想起我不到武昌,而是到汉阳。

  “双十一张友文”在会议签到处(摄影:武汉商学院吴冰如老师)

为何与沈老师同行这么远呢?仔细一想,还是因为我们说话太投入了,用时髦话语来说,就是“心无旁骛”。昨天的会上,武汉大学欧阳祯人教授作了《阳明心学对职业教育的启示》,窃以为,那个主题报告深得吾心。今天塞浦路斯欧洲大学的岳晓光教授作了《商业及科技发展对通识教育的启发》的主题报告。他说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和智商都差不多,为何差别这么大呢?他就说到“意志力”的问题,此内容涵盖乐观、自律和热情。岳教授所言与本人昨天的发言《生命(安全)教育》相吻合。人活着,就要有活出生命的激情,毕竟“心志疲软,少年也是老朽;心志伟岸,暮年也是佳期。”

24日的会议上,来自塞浦路斯欧洲大学的科斯塔斯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新概念,他认为要教授学生某些核心能力,如合作能力、数字素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主题报告与我国北京大学汪洋博士的《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的性别差异——基于“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中的某些观点相一致,原来中西思维是相通的,中西方只有加强沟通与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早日实现。说到合作的重要性问题,来自牛津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通识教育与环境:相互学习与合作性调控》的报告中已经说得比较详细了。

今天上午,山东潍坊科技学院的刘杰教授说到如何普及“农圣文化”,广西艺术学院的钟涛教授作了《漓江画派美学特征及使命》主题报告……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闻所未闻,这两天的会议让我大开眼界。昨天,华中农业大学毕耕教授作了名为《古典诗文吟诵吟唱漫谈》的主题报告,也蛮有意思……

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高静教授作了题名为《多样性融合的通识教育路径探究》、湖北工业大学张新珍博士作了题名为《中华文化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建构与实施》,两者各有特色,不宜深入点评,因为我们是大学同学,省得人家说我们搞“三人帮”。高静作为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为此会付出了相当多的汗水与脑力,但不能说她立下“汗马功劳”,否则有得罪(他人)之嫌。

虽然这届会议没有像第一届会议那样有众多来宾,而且还有诸多外国专家学者,但是本次会议内容依然有不少干货。目前,疫情防控丝毫没有放松,表明疫情仍然不可小视,会议能够如期举办,充分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双十一张友文”以为此次国际会议举办还是比较成功的。会议主办方——武汉商学院为此会不知花费了多少心力!甚至可以说是冒着风险承担此会,不易,不易!

这几天连续36度以上的高温,与同期温度相较,的确有些偏高。如果我怕热,就不参会了。我总是对学生们说,“勇敢”是全方位的,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我要以身作则,行为示范,于是毅然决然地前往,没想到收获实在太多,三天两夜也说不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十一张友文”说通识教育会议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早日实现——“第三届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