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喜欢文字,但不代表可以污染

近年来,网络上对“写作者”的误解一直从未停止过,他们一直都在用一种“干不正当的事”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甚至是觉得我们“做作”?

不了解“写作者”的人认为,你写这些东西出来,就是来炫耀自己读过几本书,来炫耀自己多么的优秀,显得自己多么的厉害,就是想满足自己异与常人的优越感。

其实,我相信大部分写作者创作的原因都不会是这个,因为我相信,创作的人,大部分都是真正热爱文字的,愿意去为文字付出努力的,真正把文字当成人生的一部分的,我们只是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以书面的形式更好的将他保存下来。

我周围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去看冗长而枯燥的文字,甚至是我的朋友们,他们也对我存在一定的误解,在他们眼里,我是一个无趣的书呆子,一个疯子,关于这些闲言碎语,我大多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因为从小就听惯了冷嘲热讽,所以导致如今真正交心的朋友也就只手之数。

在网络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写作者”,一种是“善”,他是人们在遇到工作上的不顺,感情的崩裂,生活的压迫时遇见的一束光,给予他们温暖与希望。还有一种便是“恶”,这种人的存在就是给人绝望甚至是火上浇油,很可以会成为压倒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他们并不在意,因为如今是大网络时代,他们坚信法律惩罚不到他们,所以他们肆意妄为,为了黑而黑。

我是一个被文字救回来的人,当初的我满身负能量,在看到一些极端的话语时一度质疑自己否定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否真的有用,一度的想自杀,直到我读到泰戈尔先生的一句话

“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时,我们才真正生活在这世上”

我才幡然醒悟,我开始回顾我这段时间的荒唐,发现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真正热爱过这个世界,从那开始之后,我开始真正的热爱上文学,热爱上文字,我开始翻箱倒柜阅读书籍,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给予人帮助。

我们对待文字无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从写大纲到想标题,再到阅读和修改,我们投入的心血并不少,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它”,并且认同它,从它身上找到共鸣。我们创作“它”,并不是为了让你们去伤害“它”,抹黑“它”,曲解作者的意思。

生活中的杠精,无处不在,记得我前段时间在某社交平台发表过几个句子,当时就有人私信骂我:

“就你写的这种玩意也配叫诗?真是恶心人。”

随后我跟他解释,说:“我从未把他当成过一首诗,我也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诗人,对于诗人二字,我还配不上,我最多把自己当成一位写作者,而这也是我的一种记述方式。”

可他还是不依不饶,各种“问候”我全家,我没与他争辩,但心里还是很难过,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不喜欢就可以伤害?连相互尊重都做不到了吗?

很多人自以为我们内心坚强,足以承受一切谩骂,其实不是,相反我们的内心会更加敏感,更善于捕抓生活上的小细节,往往一些小事,就能给他带来灵感。每一位具有浪漫主义的作者,他们都更加深爱这个世界,他们感性大于理性,他们一直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间来回奔跑,稍有不慎,精神世界就会崩塌,回到物质世界,可如若这种事情发生,往往就是一位作者永远的离去。

所以,别在用“不正当”的眼光再去看待每一位作者,这个词真的会让他们特别难受,他们不是非主流,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他们真的特别好,特别值得。

他们热爱着文字,抵触污染文字的人,为什么不能学会去理解他们。我热爱了这个圈子八年年,我在看到一些作者文章底下的评论是一片骂声时真的会很难过,甚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希望文字这个圈子不会在受到人们的指指点点,流言蜚语满天飞。

我相信有人热爱,那么便会有人抵触,人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但仍请,口下留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可以不喜欢文字,但不代表可以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