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丝铁线”领略哥窑传奇

      “金丝铁线”的传奇故事可以追溯到南宋时。处州两兄弟在浙江龙泉县建窑制瓷,哥哥建造的窑为哥窑,弟弟建的窑为龙泉窑。相传哥哥烧瓷技术高超,深得其父真传,名满天下。弟弟妒嫉,为毁其声名,趁哥哥不备在其釉缸中添加许多草木灰。烧好后开窑一看,哥哥欲哭无泪,因为瓷器釉面全部开裂。哥哥只好拿到集市处理。意料之外,这种带有裂纹的瓷器令人耳目一新,吸引了众多买家。直到后来,这种裂纹独树一帜,妙趣横生,为世人所推崇。

      哥窑极负盛名,同汝、官、定、钧并为宋五大名窑。但哥窑窑址迄今未被发现,其“身世”扑朔迷离,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历史之谜”。哥窑属官办瓷窑,供宫廷用,主要为陈设礼器之类。

      哥窑外表釉面上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自然开裂。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其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

      “铁线”是胎体出窑之后,还有余温时,嵌入墨汁所形成的,应该是最后一道工艺环节, 而黑色残留物应是墨渍。“金丝”是“铁线”生成后,随着环境温度变化,残余的应力使得釉面继续不断产生开片,这些开片又受到了长时间土侵所形成。因此“金丝铁线”是说,釉质开出的片片纹路,由较粗的黑线和较细的金线交替组成,两种纹路纵横交错,如同初春结冰的湖面不经意间裂开,极富韵律美和自然美。明代《格古要论》云:“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金丝铁线”非纯天然,内有乾坤。辑入2014年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拙作《我读我藏宋元瓷》一书中的“‘哥’只是一个传说”文章说:“"铁丝"是种相对的"天成","金丝"则是绝对的"人为"。这种染色工艺,应该是源于宋官窑"鳝血纹"的制造,是由于瓷胚和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之后以墨汁为着色剂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就形成了金丝铁线。

      哥窑的胎釉衬托出“金丝铁线”的独特魅力。哥窑其施釉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亮,釉层凝重,无光,失透,既不及汝窑莹润,亦不如官窑平静。釉表均为失透的乳浊釉呈现酥油光泽,釉色常见的有奶白、米白、粉青、奶酪黄、灰绿等。哥窑釉面大都有纹片,开片呈“金丝铁线”状,大者如冰裂,小者如蚌纹,纵横交错,自然变化,大纹片粗似铁黑褐色,小纹片细浅呈黄色,恰如金丝,为瓷器之美化构成特殊效果。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由此可见哥窑釉瓷的细致与精美。哥窑纹片,多数呈“金丝铁线”,也有仅为单色“金丝”或“铁线”者。纹片颜色有鳝血、浅黄、黑灰等,开片形状各异,常见的有百极碎、鱼子纹、蟹爪纹、网状纹等。金丝铁线瓷器胎质有瓷胎、砂胎两种,因其胎骨含铁量较高,故烧成后呈现黑灰色、深灰色、浅灰色等。哥窑胎质坚密,足底多露胎。哥窑器物多数为“紫口铁足”,但并非每件器皿都有,一般来说胎质黑灰、深灰色的呈铁足,而多数浅灰色、白黄色器物或满釉裹足者则既无“铁足”亦无“紫口”。所以,我们在鉴定哥窑瓷器时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纹饰等方面综合判断。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复杂的着色无一不彰显出“金丝铁线”的鬼斧神工。哥窑在烧成后常用人工方法把纹片着色。着色剂有墨汁、茶叶汁、没食子酸等有色液体。大纹片由于粗而深,着色剂很容易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十分醒目,小纹片由于细而浅,着色剂不容易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较浅。深色纹片与浅色纹片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装饰效果很强。为了使大纹片与小纹片的色调反差更加明显,也可以分二次着色,第一次刚出窑时用色调深一些的着色剂着色,过一段时间,待小纹片大部分出现后再用色调浅一些的着色剂着色。用这样的方法着色,两种纹片的色调反差比一次着色更加明显。中国古代哥窑的“金丝铁线”主要采用以上两种方法着色而成。

      总而言之,“金丝铁线”体现着哥窑的传奇色彩,而哥窑彰显出宋徽宗的独特审美。回顾其制作历程,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即“金丝铁线”。我们可以从“金丝铁线”谈起哥窑,从哥窑瓷器里鉴赏“金丝铁线”。

参考文献:

1.《从哥窑“金丝铁线”谈起》——丘小君 常斌

2.百度百科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金丝铁线”领略哥窑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