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伟X华熙赵燕联名作品《极》:每个人都需要一束照亮自己的光

光,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小到照亮城市的灯光,大到内心的一种信念。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盏很明亮的光,我们也相信光会照到黑暗的地方,让迷茫的人有回家的路。但是人越长越大,光也越来越昏暗了,有时候我们不禁会想,这个世界真的有光吗?幸好,我们能够坚持,跨越艰难险阻,让光不再昏暗,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也会参与很多事。有些人会改变自己人生前进的轨迹,而有些事,也会触动我们的心弦。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们也不能忘却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的充实,让自己内心的光更加的明亮。12月14日至2月27日,《向光而行》主题展览为我们揭幕,如果你也相信光的话,不妨跟随“云中华歌”的步伐,和大家一起追光吧!

《向光而行》展览

 围绕《向光而行》展览主题,赵燕与梁宏伟联名艺术作品《极》也将同步展出。“《极》这个作品我们想要表达的就是积极、极致、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希望公众可以感知光,向内照亮自己,并成为光,向外照亮世界。”赵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赵燕、梁宏伟接受采访

光感交互 用艺术构建从“积极”向“极致”的美好图景

 《极》从构成我们生命最基础的“碳”元素出发,通过六边形来“收集”不同个体的微光,并采用微弱却奇妙的链接方式,让不同个体建立“连接”、彼此“凝聚”,从而焕发“极”致的能量。“在与赵燕女士的共同创作中,我们共同捕捉到‘六边形’这一符号,而碳作为六边形结构,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有着最长的发展历史。”艺术家梁宏伟在采访中解释了对《极》作品的构思。

梁宏伟X赵燕 联名作品《极》

 在空间布局上,《极》结合光柱的主体造型,以相对稳定对称的空间排布,通过和光影的变换层叠,使观者联想起地球上最“极”的两地:“南极”与“北极”,亦试图营造出由两极间强“磁场”所造就出的绚烂“极光”。赵燕希望,艺术作品能给人带来憧憬,带来愉悦,同时也能够去化解生活中的烦恼,希望每个人进去参观以后都能感觉到“自己是那一束光”。

向光而行 微光凝聚焕发“极致”能量

 经历了这两年的疫情,不少人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对每一个人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仍在考验着我们。《向光而行》展览希望用“光”带给公众温暖,给予人们向前的力量,点亮自己,同时成为温暖连接彼此的力量。

 贴合展览主题,《极》在“光”的运用上更好融入了光感的互动装置,当观众走向镜面触发“光”的交互装置,也同时看到被点亮的自己。“光源在《极》作品中占据很多比重,白光由多种彩光集合,同时,白光和彩光作为‘聚集’的重要载体,这是我与赵燕女士在创作中共同追求的精神内核。”就《极》作品中对光的运用,梁宏伟提到。赵燕补充说:“平时你进去作品所在的空间,它是黑的,你看不见,但当人靠近作品装置,它能感应到你,一个一个的光点就亮起来了。”两位创作者相信:无数个体的“微光”汇聚,也将不断带领着人类对于“光”从“积极”向“极致”的美好追求与无尽探索。

艺术与科技交融 探讨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数字化背景下,艺术与科技也在不断交互、碰撞。在《极》作品中,同时也运用到数字集成、感应、电路等科技元素,“艺术作品是从情感出发,艺术家负责想象和无限的探索,科技更多的是能够把我们所想的很多东西变成现实。”赵燕表示。

梁宏伟X赵燕 联名作品《极》

 对作品中电路这一科技符号的运用,梁宏伟提到,面对当下疫情,更让大家意识到集体力量充分发挥的重要性,他希望可以通过对电路本身的规律的探讨,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集体”和“个体”的加成关系。他表示:“一些艺术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科学的预测性,当我们面对一些艺术作品的时候,如果当下就能够注重它,或者体验它,我们在未来,可能就能预判到一些危机,从而避免它。”

 在社会发展飞快的年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光。小到城市的环卫工人,大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每个个体都在发光发热,都在为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今世界,正处于疫情的黑暗之中,唯有中国不断向光而行,千千万万人齐心协力,用明亮的信念破除万千阻碍。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拥有光明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宏伟X华熙赵燕联名作品《极》:每个人都需要一束照亮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