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南渡北归离别》的点滴收获

截止今日,这套三部曲已读完前两部,最后的《离别》也读完大半。作为2011年《亚洲周刊》推荐的非虚构类图书,全书约200万字的它,到底给读者带来了什么?

掩卷回忆,首先跳入脑海中的词汇是真实。全书以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战后陆台两地离别为大背景,以知识分子这一个特殊群体为主角,浓墨重彩地向我们舒卷开那历史画卷,娓娓道来。作者的知识储备丰厚、又能加以旁征博引。再者充分利用其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书的契机,不厌其烦地通过中研院、两岸的学术机构收集一手资料,在匠心独运的认真劲下,该书做到了传递可靠信息的同时,做到了妙趣横生,章节内容扣人心悬。即便是体量庞大如斯,读起来也丝毫无倦怠感,这点是当今很多文史类书籍难以比肩的。

作为一名愿意记录日常阅读感受的读者,该书还是不可多得的写作手法参照书。可以从该书描写、刻画百来位大师、学者形象时,所应用的笔法。以及如何让人物更加的立体生动,跨越时空地活现读者面前。作者除了大幅应用排比、贴切的形容词,比如描述林徽因、沈型仁等年轻美貌时,用了数不清的成语,但成语的堆砌并不会让人有牵强附会之感。除此之外,作者有着强有力的画面感描写,每当描述一个事件、一个人命运时,总会辅以情境,让风云的变化之际,自然地引出其想要表达的人物宿命。让本人回想起自己写的文章时,总时因人写人,而不会借景抒情。

全书的精彩之处,还在于每位大师化羽登仙、驾鹤西去时,亲朋好友留下的挽联。让人读起来泪眼婆娑之同时,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文学程度之高。比如,王国维投湖自尽后,陈寅恪给其写的碑文,其中的“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又比如林徽因香消玉殒时,金岳霖留下的“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适之先生会场轰然倒下后,介公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样的例子又是不胜枚举。

当然,全书最精彩之处还是人物性格,甚至是人性的描写,入木三分。让后学之人,得以目睹在世界分崩离析之际,大人物之风骨与舍生忘死,小人物之谄媚与丑态百出。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之下的无力感,人如浮萍,人有风吹雨打。个人的意志,在时代与环境变化之时,几无选择余地。又或者,在国军即将大厦将倾之际,去或留的抉择,将决定了人剩余年岁的命运。生或死,有无尊严地或者,在做出抉择的那一刹那,几已成定局。这一点在胡适与学生吴晗的选择,以及其前者儿子的选择上,悲喜剧在做决定的那一刻,已刻在了命运之轮上。不由得读者不反复思考,为人一世,我们真的学会了做选择么?

生命纵有长短,但读完此书,似乎人生命本身的意义得以呈现。肉身终归尘土,只有精神永驻人间。大师远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从未停止。诚如现在,依然耸立在台湾大学校园内的傅钟,让人不时想起傅斯年的名言:“人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孟真诚不欺我。


image.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南渡北归离别》的点滴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