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崧舟的“精神三变”看如何细读文本(1)

题记:要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须从源头上做起,这个源头就是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就是回归文本,做好文本细读。笔者从王崧舟老师的《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研究》出发,梳理了细读文本的方法。
王崧舟老师在《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研究》中以《长相思》为例展示了这样的“三变”——
  第一变:骆驼态的接纳
  第二变:狮子般的唯我独尊
  第三变:复归于婴儿
  在本章里,王崧舟老师谈到“文本细读”和“钻研教材”的区别。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钻研教材”所置身的话语系统中,语言被指述为工具,因为是工具,因此它是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语言是语言,内容是内容,于是钻研教材就是钻研内容。而在“文本细读”的语境中,语言,准确地说应该是“言语”,言语是本体,言语是存在的家,言语性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固有属性,而不是外加的。那么它所钻研的不是剥离了语言的内容,而是言语本身。(第97页)
  第二,钻研教材,意味着教师在细读文本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先在的限定:文本是“教材”,文本已经被异化、窄化、浅化为“教材”,教师能读出的不过是文本作为教材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特点”和“教学疑点”。……文本细读就不是这样,它要善良得多、细腻得多,它首先让文本返回原初状态。……文文本细读,就是将文本返回本体。……(第97页)
王老师以《长相思》为例,启发我们怎样细读文本呢?
  1.大量搜集跟文本相关的重要资料
  王老师为正确解读《长相思》,查到评鉴《长相思》的文字材料达1万多字。这1万多字的评鉴资料,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老师一一拜读,细细琢磨,去粗存精。
除此之外,他还深入研究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情况,我们常说“知人论世”,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特定的个人际遇、特定的心情……必须尽可能详尽地真实地把握这些元素方能“得作者之用心”。这样对文本的细读才会更真实、丰满、深刻。在深入了解纳兰的生平后,王老师回读那1万多字的鉴评,才能辨别出哪一家评议比较符合词人的本意,哪一家评议有失偏颇。
  2.把握文本的体裁特点
  教材大都是按主题选择文本组合的。淡化体裁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流。但教学中不跟学生讲体裁,并不等于教师在细读文本时不关注体裁。文本的体裁不同,细读的着力点也不同。读寓言故事,就不可以追究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寓言本身就是通过假托故事说明道理的,故事是假的,道理是活的。读说理性的文章,要把精力集中在说理的过程,关注它的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读散文,要把精力集中在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的节律与精妙上。读小说,要把精力放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上。
  《长相思》是一首词,当然要关注词的特点。在文本细读时,王老师关注了词牌、词的押韵、词的意象。他这样写道:
“整首词共36个字(不含词牌和标点),上片、下片各18个字。
全词押庚韵,共8个韵脚。即:程、行、灯、更、成、声。……
  《长相思》是词牌名,又名《长相思令》、《吴山青》《山渐青》等。三十六字,平韵,上下片的首两句叠韵……
全词共出现5种意象,即:山、水、灯、风、雪。山水意象寓征途覊旅之苦,风雪意象寓怀乡思归之情。
……”(第94、95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王崧舟的“精神三变”看如何细读文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