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文学革命论(2)

我现在作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贡献我对于建设新文学的意见。我且先把我从前所主张破坏的八事引来作参考的资料:

一,不作“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作“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烂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俗字。(胡适文)


胡适先生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的这一小段话,这一“八不”原则,看似简单,却道出了行言作文的根本奥义,其基本思想在我们今天,也是极为受用、受益的。

避免“言之无物”,一扫“无病呻吟”,这是写文章的最基本法则。看来,前文提到的安徽桐城派古文的基本思想极大地影响到了胡适先生。凡作文,需言之有物,掷地有声。哪怕写一简简单单的花草树木,假山别苑,都要掷地有声,描绘心中所感所想,这才是做文章的方法。而不是凡事立大意,述大德,一番看似洋洋洒洒的恢宏之作,愈读却愈发现内在的干瘪。

不用典,不用套语烂调,不重对偶,不摹仿古人以及不避俗话俗字,这些要求可以说是前两条的再度生化。既然要抒发心中真情实感,那么就要避免一味地去罗列历代典故等。这样的文章看似有水平,看似有格局,其实智慧水平并不高,只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实,其内在的创意与想象力是严重不足的。一味以铺陈典故为傲的文章,在古代散文中称之为“赋”。乍看之下,文辞华丽,但再一细品,便觉不过是罗列史实而已,无甚文学味道。所以典型意义的赋在唐之后,便走入没落。我们所熟知的能够打破赋的限制,抒发自己心中万丈豪情的名人大作,浪漫者有李白,现实主义则有杜甫等人,莫不是句句精道,阐发真性情。尤其是在当代写当代的文章,更是要不避讳所谓“俗话俗字”,在看似尽“俗”的文章里,用通篇没有几个难字、偏僻字的手法,描摹当今的百姓百态,才是真正的好文学。

而好文学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要不合文法规范。现代的文学,现代的文化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拥有了比较精道的共通规范。如果以文学才性为理由或借口,大家都去写自己想当然的文句,那么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势必大打折扣,不成体统。况且,今天的我们也拥有着严格的图书的质量标准,不合一般规范的作品,是要受到相应处罚的。这个标准简单讲起来,就是每万字的差错要小于等于1,错误率不得超过万分之一,所以今后我们在做文章是,也要更加讲究,努力做出漂亮、有味道且行文准确、规范的作品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