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棵树|书评3

图片发自App

再读《看见》,印象最深的仍然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她描写的那些人,比如卢安克和广西留守儿童。

支教老师和留守儿童,眼熟的搭配。

很多媒体擅长歌颂一个人物,对这个人物有利的描写,对这个人物不利的抹去,这是一种既定意识。我喜欢《看见》的逻辑,只做陈述不予总结,没有人物标榜,一步步接近新闻事件的核心,一层层接近人的内在,永远都有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

卢安克,生活在教育环境宽松的德国,父母不急于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让他自由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为他选择一所不用考试的学校,课本都是孩子自己写的。中考英语不及格,去一家小帆船厂做学徒,自己设计帆船,参加国际帆船比赛。后面还有个逆转,他向汉堡美术学院申请就学资格,得于他从小自由发展的创造力,教授们通过了他的申请。

一个随着兴趣漂流的人生,会通往哪里?

这不是比尔。盖茨式的案例,他选择去广西最穷的乡村担任英语老师。

之后的十年,卢安克遭遇了一连串“失败”,广西担任志愿者的期间,孩子的成绩都不好,因为他想教“好的而不是对的”。于是他换了一个又一个学校,最后在板烈生根。卢安克就像巴校园的校长,给予孩子们毫无压力的陪伴和自由的环境。

他说: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孩子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这样没有办法跟她们建立关系。

还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事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给她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对他来说,才能和力量不是成绩,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标准”和“成功”,具体是什么,他也说不出来,他只是本能的觉得,改变不是目的,当你不这么想的时候,它自然会发生。有种道家的思想——“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和自由”,可这是一个尚看不到结论的教育方式,论不了英雄,可能更是错的。

至少这是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教育方式,也许,孩子更能接近原定的方向。

有一个孩子为他写了一句话: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

卢安克最终跟着另一个志愿者离开了广西,他和孩子们在一个平静的傍晚告别,卢安克站在那里,看着夕阳快下的山,一动不动的站着。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只做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缺乏足够的真诚,太着急了,还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仿佛那一个个成果,证明着我们的正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另一棵树|书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