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 第十八课
今天从阳明心学的视角,进一步体会诚意的精髓。阳明先生给弟子讲学都是先讲《大学》并且写下了《大学古本序》和《大学问》这样的名篇传世。那阳明先生讲《大学》最着重的就是诚意。
《大学》是这样定义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让自己的意念更加真诚就是不要欺骗自己。
阳明先生讲的“君子学以为己,未尝愚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尝愚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
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提升自己心的层面,而不是学给别人看样子的。我们不用担心别人会欺骗自己,只要确保自己没有欺骗自己的良知就好; 我们也不用担心别人不相信自己,只要确保自己在遵循良知的指引就好。
阳明先生讲,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当我们不欺骗自己的良知,就能够更接近诚的境界。一个内心真诚的人,能够明白更多的道理。
那什么是不欺骗自己的良知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领导安排一位年轻人去收集客户的意见反馈,但不管是设计问卷还是做访谈都不能让领导满意。后来,通过一次深入的复盘,他发现其实问题的根源是自己压根就不想让客户的意见反馈上来。因为有意见就意味着可能会被领导批评。 这个欺上瞒下的念头其实就是在欺骗自己的良知,所以才不能做好眼前的工作。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这位年轻人的真诚就是上了一个台阶。他明白了工作不是为了应付领导的要求,而是要真正为客户负责。通过不欺骗自己的良知他看清了这项工作的本质。
那么良知和诚意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阳明先生讲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一个人越是能自信他的良知,愿意去听从良知的指引来做事,他就更能诚其意。
比如,当我们发现公司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如果销售给客户,对方不一定能发现, 但是如果选择销毁,就会是对公司的一笔损失。那这时,如果我们听从良知的指引,就可以下定决心做出不坑害客户这个艰难而正确的决定,这就是我们对客户诚意的表现。
为了说明白这个明和诚,阳明先生用镜子举例来说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玄,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 明和诚是相辅相成的,内心真诚就会明白道理,而明白道理之后也会变得真诚。良知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见事物的美丑。当我们提升自己意念真诚的程度,就是在擦拭这面镜子,就能更好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当这面镜子变得更加明亮,也能为我们指引出一条更光明的道路。
当我们不再欺骗自己的良知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他人也不能骗得了我们。阳明先生将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绝矣。不欺骗自己的良知,就能去掉那些似是而非的想法,让我们的心更加明了。如果有人还想用一颗浑浑噩噩的心来蒙骗我们,我们也立刻就能察觉到。当一个人把他的诚提升到最高层面的时候,不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还能够达到至诚如神的境界。
阳明先生讲,若就至诚而言,则至诚之妙用,即谓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达到了至诚就可以有出神入化的妙用,更不必说像有神仙帮助一样。一个能够让意念达到至诚的人,本来就能够通晓天理大道,而不用去说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拥有一面清澈明亮的镜子,所以才能够照见万物的本质。只是这一面镜子被自己各种的不明贪欲遮蔽和障碍了,所以还不能够准确的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也就是我们明的层面还不够,诚意就是去擦亮这面镜子能够恢复它原本就通晓天理大道的样子。 这个世界在一般人眼里是杂乱无章,乃至于一片混沌,但是在有道者的心中却是秩序井然,乃至一片清净。对同样一件事,心灵清澈、心明眼亮的人更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因而避免做出人生的误判与战略决策的失误,付出过高的人生成本。
让新一代员工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
快速成长的本事
主题:如何听懂领导的话。
这是职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场景。管理学中有一个有名的模型叫做沟通漏斗。漏斗的特性就是漏,这个模型的大意是一个人心里想要的东西是百分之百,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是80%,进入他人的耳朵剩下60%,被消化领悟的内容只有40%,最后行动就变成了20%。从漏斗的模型中。
我们得到的启发是什么呢?
大家都想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然而聪明的做法不是行动更快,而是先听。
听懂了领导的话才有真正的执行力。
不然只听懂40%怎么能做好事情呢? 所以先听懂也是一种策略。
最近新任项目经理冬梅犯起了愁,公司要举办一场幸福家庭学习会。她开会讲的战略意图员工没有提出异议,并各自领了任务,冬梅觉得ok 了,事情可以快速推进了。然而到了执行落地的时候,问题一个个都出来了。 比如,邀请函上一些话到底要怎么写,名额开放给分公司的哪些员工合适呢?邀约的时候如何沟通,开会都说了的事情还是要一遍遍解释、一遍遍重复,烦恼心一下子出来了。
不过,冬梅立马用一秒钟的本事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接着,她开始认真反思这件事情:想想自己当初做一线职员的时候也是一样,只知道领任务做事儿,结果经常出差错,后来才明白做任何事首先要听懂战略意图,明白了战略意图才能会干活,高效完成工作。然而,冬梅听出领导的心声,作为员工真的不容易听懂。
想想当年的自己听不懂领导的话,做不好事,就每天把领导的话录下来每天听好几遍,边听边在思考:
领导为什么这样说呢?意图是什么?背后的起心动念又是什么呢?
大约过去了半年时间,领导说一件事儿,冬梅基本上就能马上领会领导心中所想、言外之音、战略意图等等,慢慢的总能把工作做好,乃至惊艳完成。更重要的是,冬梅觉得那段时间自己的格局境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一大截,认知和思维方式变得不一样了。
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冬梅没有急着责难员工,而是认真准备了一份材料,等待机会窗口,帮助员工读懂领导、听懂战略意图把事做好。
如何听懂领导的话有两个要点 :
第一、去除不当之见,开启成长之路。
尊重是一种本事,越是格局境界高的人,越尊重他人。
对于领导我们都想尊重,但是就会有一些闲思杂虑、不当知见障碍我们。比如我们认为人和人的差别在于时间上的差别,资源上的差别、机遇上的差别,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 所以领导说的话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我到那个位置也可以讲那些话。
事实上人和人的差别本质上是格局和境界的差别。决定一个人成为企业家或者领导本质上是境界、格局高于普通人。
学习经典可以提升格局境界,事实上有一条快速的路径那就是:直接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
冬梅努力读懂领导的心、领导的格局、境界、思维方式的过程中,自己的格局境界就提升了一大截。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是成长的大本事。
第二、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不错过每一个成长的机会。
冬梅总是完整记录领导说的话,平时反复听,反复思考,领导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讲这句话?起心动念是什么?久久为功,既成长了自己,又做好了工作。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是成长的大本事。
首先要有一个意识,不错过每一个接触领导的机会。
领导的吩咐、讲话都是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其次,在自己笔记本或者手机记事本上记录下领导的话,观照自己理解这件事背后的起心动念,再思考领导的起心动念,在对比中引导自己产生更高层面的起心动念,久久为功,不断攀登。
工作是修炼本事的场所,以身边领导、同事的更高层面之心为心,长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