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厉害的人,都是不动声色的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女孩提问:

看到那些被包养的女孩,自己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了怎么办?

他们每个月生活费一万打底,从头到尾一身名牌,足迹遍布各类高端酒店、景点。

才20出头,就享受着我们同龄人无法触及的高端生活。

等到享受几年过后,再找个不知情的老实人嫁了,婚后照样过着美满的生活。

我原本想踏踏实实学习,然后考研或保研,再在北京找个好工作留下来。

然而跟她们一对比,我心中的不平衡或焦虑感就油然而生,如何才能说服自己坚定地坚持自我呢?

面对“人生捷径”的诱惑,一些人陷入迷茫,一些人走向深渊。

想到《断头皇后》里面的一句台词:

那时候她还年轻,不知道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同时,为了帮助这个女孩解决疑惑,我想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我在进入职场时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不同于我们这种从小城市出来的孩子,凯一进公司就展现了超强的社交能力,入职3天内,就加到了所有人的微信。

我对此很不解:“你加那么多人干啥,有些人跟我们根本不可能有工作上的对接啊。”

他却给我上了一课,说:“多条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

我对此不置可否,对于一个内向的人来说,好好工作远比好好社交要简单。

一次,主编安排了一个采编任务,时间紧急而且正值酷暑,实习生们都叫苦不迭。

我拿起摄像机准备出发的时候,凯却叫住了。

今天太热了。咱俩就别去了,我跟摄影组的刘姐打了招呼,她会帮我们圆过去的。

“算了,反正我今天也没事,你要不想去你就呆着吧。”

他骂了我一句“死脑筋”,然后偷偷去网吧打了一下午游戏。

只要人生中有捷径,那捷径很快就会成为唯一的路。

享受了一次偷懒带来的快乐,凯就沉迷其中了,后来也多次利用自己的“人脉”躲避了大部分的困难工作。

当我们正为转正名额发发愁的时候,他却一幅稳操胜券的样子,说他早已跟人事姐姐打好了招呼。

结果自然是令他大失所望的。

转正考核表上他所有的缺勤、早退都一五一十地被记录在册。

看到结果的时候,他气势汹汹地在微信上质问刘姐和人事,但傲慢的语气也激怒了对方,还未及回复,凯就被拉黑了。

这时他才发现,躺在他微信里的那些“人脉”,不过是一堆人名而已。

人脉资源的本质,是实力资源的置换,马化腾的人脉是马云,张三的资源是李四。

没实力,你认识谁都没用,你是谁,远比你认识谁重要得多。

比起人脉,职场更看重实力,没有实力想走捷径,只会把路越走越窄。

这是我在职场中明白的第一个道理。

第二个故事关于褚时健。

51岁的他,本可以老老实实,安度晚年,但他偏偏选择了“高龄创业”这条“险径”。

59岁时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卷烟厂,打造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

从此“烟王“的名号响彻全国,他拥有了普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财富。

71岁时因经济问题锒铛入狱,遭受人生的重大挫折,按道理,该歇歇了。

但当他还不认命,73岁因糖尿病保外就医时,选择了二次创业。

那时他的健康亮起了红灯,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胰岛素不离身,药片不离手。

“多大年纪了,别折腾了“身边的人都劝他好好养病。

他却不服老,借了一笔钱,在哀牢山承包了一片土地开始种橙子。

对此有人不解,问到:

果苗下地,从生长到稳定挂果,起码要4-5年,那时候您都过了80岁了,为什么不选择成效更快的事情呢?

他呵呵一笑,说: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想走捷径,但人生不是一条直线。”

后来,褚时健种橙子火了,每年都有人跑去哀牢山拜访,向老人家取经。

有一个年轻人从福建大老远跑去问:

我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褚老一听,就急了,回答说:

你才六七年,我种果树10年了,你急什么?

就这样拖着病体,在哀牢山摸爬滚打十余年,褚时健终于又把种橙子这件事做好了。90岁高龄,成立自己的企业,并担任董事长。

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二字,他敢走别人不敢走的“险径”,主动为自己的人生,设置“困难模式”,只要有挑战,便迎难而上。

这条难走的路,也锻造了他“硬刚到底”的勇气和信心。

成就了他从“烟王”到“橙王“的传奇一生。

第三个故事关于作家刘震云的外祖母。

对刘震云来说,外祖母是影响他一生的重要导师。

在他心中,如果外祖母如果演电影就是安吉丽娜·朱莉,如果踢足球就是梅西,如果打篮球就是杜兰特,如果跑百米就是博尔特。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外祖母最擅长的技能,就是割麦子。

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但是在割麦子这件事上,即便是一米七八的大汉,也赶不上他。

有一次,刘震云向外祖母请教割麦子的秘诀。

“为什么你割麦子总比别人快?”

外祖母回答:

我割的不比任何人快,只是三里路长的麦堂子,别人要直下腰休息,我从来不直腰。

因为你想直一次腰的时候,你就会想直第十次、第两百次,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时候割的比别人更快一点。

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刘震云的脑海里,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在给北大的后辈做演讲的时候,他无数次强调:

这个世界上有近路可走,也有投机的事情可做,而且80%成功的人,都是走近路和投机的路。

但是往往这些人,也会面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窘境。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人太聪明了,他们走得是近路,是捷径。

但这个时代最不需要的就是聪明人,最稀缺的就是眼光长远的“笨人”。

走近路虽然轻松,但轻松的背后就是陷阱,掉下去就是万丈深渊。

走险径虽然困难,但困难的背后就是希望,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厉害的人,都是不动声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