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籍无名的韩信,何以使得萧何以“国士无双”倾力向刘邦推荐?

图片发自App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其实,最先发现韩信是个人才并向刘邦推荐韩信的人,不是萧何,而是滕公夏侯婴。

夏侯婴是刘邦的心腹,是刘邦的同乡和发小。夏侯婴在秦朝是掌管车马的县吏,因此驾车技术一流。夏侯婴以他优秀的驾车技术,多次驾战车大破敌军,最后因功被封为汝阴侯。

当初韩信犯法,一同犯法的十三人都被斩了,轮到韩信,韩信对滕公说:“汉王不就是想一统天下么?为何要斩壮士?”滕公看韩信相貌堂堂,感觉他说的话很不一般,于是释放了他。

滕公与韩信交谈,很是赏识韩信,于是将韩信推荐给了汉王刘邦。

汉王刘邦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可能是出于对滕公的信任,还是任命韩信做了治粟都尉。

治粟都尉就是军需官,自然归负责汉军总后勤部的部长萧何管了,这样萧何就成了韩信的直属上司。

可能是萧何在与韩信的闲聊中发现了韩信是个人才。

笔者大胆猜测当时韩信和萧何聊的内容,不外乎两点:一是情报,二是战略战术。

先说情报,韩信在项梁过淮河后就跟在项梁身边,项梁战死后又跟在项羽身边做郎中,即是项羽的侍卫加参谋。但项羽不听韩信的建议,韩信不受重用。

韩信是项羽的身边人,所以对楚军的一切了如指掌,当然对项羽本人更是了如指掌。在史记中韩信向刘邦对项羽作了详细分析,认为项羽必败。

在韩信眼里,项羽及楚军几乎是透明的。所以用韩信打项羽,其实是以敌攻敌,想想历史上叛徒的破坏力就知道了。以韩信掌握的楚军情报,在未战之前其实他已胜一半。

再说战略战术。韩信早年其实熟读兵书,在他用背水阵诸将不理解时,他用《孙子兵法》进行了精妙的解释。另外从他对项羽的分析看出,他有极好的战略眼光。加上他早年就从项梁起兵,后从项羽,在军队中历练多年,有实战经验。懂军事理论,又有实战经验,还有战略眼光,掌握了敌方所有情报,韩信不当大将军简直没天理。

萧何何等聪明,他看出了韩信具备当大将军的一切条件。相反,刘邦在识人方面还是稍逊萧何一筹。

萧何用“国士无双”大力推荐韩信,刘邦基于对萧何的绝对信任,将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直接提升为统领三军的大将军。当然刘邦也得到了回报,韩信一出场,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就扫平了整个北方,为刘邦的正面战场减轻了压力。后来也是韩信以垓下一战定乾坤,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打败了项羽,助刘邦夺取了天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籍籍无名的韩信,何以使得萧何以“国士无双”倾力向刘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