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为什么全世界的孩子都爱捉迷藏?

世界上大概没有孩子不爱玩捉迷藏的游戏。

小宝宝们玩得最开心的游戏就是躲猫猫,超过70%的宝宝会被游戏逗得开怀大笑!

“捂着脸,再慢慢打开”的躲猫猫游戏,再配合上父母夸张的声音或者动作,小宝宝们都特别喜欢。

而稍大一点的孩子,则会主动地去躲起来,让大人来找,玩得乐此不疲。

不论是以上哪种形式的捉迷藏游戏,它们的原理其实大致相同:一方躲藏,一方寻找。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在躲藏的过程中,经常会上演“掩耳盗铃”或者“此地无银三百两”等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他们会像鸵鸟一样把头藏起来,却还大摇大摆地撅着个屁股;

或者,家长问:“藏好了吗?”孩子立刻大声地暴露自己的位置:“藏好了”。

有的娃甚至原地不动,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就说自己藏好了。

孩子的这些行为虽然会让我们哭笑不得,但其实,这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孩子心理认知发育的小秘密。

为什么宝宝们都如此热爱躲猫猫游戏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心理学名词——客体永久性(也称物体常恒性)。

客体永久性,是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即使对象或物品无法被人所感知,但对象仍然客观存在。

对于小宝宝来说,在大脑发育的初期,是不具备“客体永久性”这个概念的。

小宝宝会认为,他们看得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

那多大的孩子才会形成“客体永久性”这个概念呢?

在9个月大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即使物体被遮挡,它也依然存在这一事实

那“客体永久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小宝宝们是很聪明的,他们会不断地通过眼睛看,手触摸,去认知事物。

再加上跟大人的互动,尝试着去理解“有些东西虽然看不见,但它是永久存在的”,不断地增强对“客体永久性”的认知。

而躲猫猫、捉迷藏这类游戏,就是小宝宝在通过和大人“躲藏”和“寻找”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发展和认知的重要途径。

他们会从一开始的惊讶“妈妈去哪儿?妈妈又出来了“,渐渐变成”哈哈,我知道你就在这里“。

这个游戏过程,有好奇,有刺激,有惊喜,还有与大人之间互动的愉悦感。

并且,这也是一种婴儿与父母之间联系建立的有效方式,对婴儿来说他们获得了奖励和鼓励。

这就是为什么宝宝们对“捉迷藏”游戏乐此不疲的原因。

而这种游戏形式,恰恰也是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必经之路。

6岁以下的幼儿倾向以“自己眼睛所见到的状况”类推他人所见。

简单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看到的,跟别人看到的是一样的;自己看不见的,别人也会看不见。

所以,孩子才会出现捉迷藏时“只藏脑袋不藏脚”的有趣行为。

心理学家们也认为,幼儿的感知世界是双向的:我看不到你,你就看不到我。

这是因为6岁以下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缺乏观点采纳的能力,还不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9个月以内的小宝宝,还没有形成“客体永久性”的心理认知。

一个东西在他们眼前消失了,他们会认为是真的消失了。

如果消失的这个东西,是父母,是家人,那他们会本能地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

对于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认知的小宝宝来说,他们找不到大人时,害怕分离的这种恐惧的感觉是一样的。

而捉迷藏有一个什么好处呢?

它能有助于构建宝宝的安全感和缓解因为和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

因为在反复地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地明白一个道理:

父母的消失只是暂时的,并不是真的不见了。我虽然看不见他们,但他们并没有走远,还会再出现的。

经常和孩子玩这样的游戏,就能很好的帮助他们缓解分离焦虑。

不论是捉迷藏也好,还是其他的游戏也好,对小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和互动才是他们最好的感知世界、获取心理发展和认知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