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小儿安,为何要三分饥与寒

古代俗语“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想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暖。

这句话是来自明代医家万密斋《育婴家秘》,这是当时的医学专家,根据小孩的阴阳、五脏等体质特点提出的建议。

很多人对此有另外的看法,认为是因为过去的条件差,所以只不过是图个安慰罢了。事实上,即使是在现在,这句话也被很多专家所推崇。

首先,不要给孩子吃的太多。

“三分饥”的意思是孩子吃饭的时候,如果10分满的话,要吃7分饱,另外要保持3分的饥饿。实际上说的就是一个饮食原则,不要吃的太饱。

现实生活中,大人经常会追着小孩子喂饭,即使孩子表达已经吃饱了,大人还会再说:“再吃一口,多吃点长大个。”

其实这种做法完全是错误的,如果孩子吃的太饱的话,就会加重胃的负担。原本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就不如大人,如果经常吃撑的话就会损害孩子的肠胃。

虽然小孩子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也相对较多,但是如果摄入的营养太多的话,肠胃必然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孩子在吃的方面,只要能保证一天的营养满足代谢的需要即可,吃的过饱反而是多此一举。

其次,不要给孩子穿的太多。

“三分寒”就更好理解了,孩子穿衣服不能穿的过多、过暖。小孩子好动,新陈代谢快,所以不适合穿的太多。如果孩子因为穿的多而无法散热的话,就容易捂出汗,这时候如果被风一吹,反而容易感冒。

每次回娘家的时候,孩子的姥姥只要摸着孩子的手脚是凉的,就要给穿很多衣服,即使我已经再三解释了,她都不会听,最后孩子往往会因为穿的太多而变得异常焦躁。

因此,“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俗语说的不无道理。

孩子吃的过饱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1.腹泻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吃,有的老人还会说“能吃是福”。其实吃的太多会让孩子“撑”的腹泻,大便次数增加,每次都是拉稀。

2.积食

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本来就弱,如果吃的太多的话就很容易引起积食,孩子会变得不想吃东西。

3.胃病

孩子吃的太撑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就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胃病。

如何把握“三分饥”?

平时吃饭的时候,如果孩子告诉你不想吃了,那就是他吃饱了,就不要在继续喂了。另外,也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比如观察一下孩子的大便情况是否干燥,有无口气,晚上睡眠是不是不踏实,如果有这些症状,说明孩子很可能已经积食了,要赶紧调整好饮食。

如何把握“三分寒”?

最好的方法就是摸,可以摸孩子的颈部位置,如果是温热的,说明穿的刚刚好。如果颈部湿热,那就是穿多了,需要给孩子减少衣服,但是不要立马就把衣服脱掉,因为这样很容易着凉感冒。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

1.观察舌苔

积食的宝宝舌苔中间会变得很厚,有的甚至会全部变厚,像这种情况就说明宝宝不只是积食了,可能脾胃也出了问题。

2.闻气味

判断小孩是否积食,可以闻一下孩子嘴里的味道,如果味道发酸,就说明已经积食了。

3.睡眠质量

如果宝宝睡觉总趴着,睡的还不安稳,不停的翻身,都有可能是积食了。

4.看眼袋和鼻子

如果眼袋和鼻子两边发青,就说明是积食了。如果眼袋呈暗红色,说明小孩往往积滞已久已经伤了脾胃阴液。

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一定是有他的道理,所以合理的遵循是很有必要的。

你的身边有不理解“三分饥与寒”的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要小儿安,为何要三分饥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