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堂

池昌元

朱子学堂

我来到南雁荡之南,去探访朱子学堂。

阳光那么明媚热烈,照耀着雁溪之滨的青山满眼的翠绿。绿意满满地流淌,一张眼,它塞满我的整个眼眸了。雁溪绕山郭,波光粼粼,似我心旌波动。使我愉快的是,我要融入一幅妍丽的山水画卷了。

蓦然间,文化的气息如微风拂面,朱熹的名字如雷贯耳。朱子学堂正是学习朱子文化与思想精髓而建设的道场。打开心灵之窗,让思想在朱子理学的光辉下重新近俯远仰。

我喜欢他的《观书有感》的两首诗来着,其一有诗句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的诗句则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既写自然界的水与船,又写为学与为人的境界,无不饱含哲理。李汉荣先生说,倘若不找回你的心灵源头与情感活水,你们的心灵之河,大地的生命之河,又如何能重新荡漾,并映照出天地万物的倒影?

朱子学堂毫无疑问是一幢建筑,它又是找回心灵源头与情感活水的学堂,它竟能映照天地万物的倒影。

小径通幽,让我走向这幢有着浓郁江南风格的四合院。它依山傍水,正襟危坐地迎接朝圣者,那么神情怡然。溪南村朱氏的后人,派下乡贤朱招宠先生一脸含笑,显得热情洋溢。朱夫子讲学的足迹,朱仙姑修行的传奇,朱状元出仕的风采,都在他的开讲中活灵活现。

学堂因朱子而名气四溢,朱子因学堂而思垂乡里。大凡书院多置建在旷远的重山、险峻的丘壑之间,半隐半现,以彰入画之感。它却落落大方地坐落在溪南村的平地上,不给人以突兀的直觉。背倚青山,胸怀碧水,难道它要向世人揭示,它是连接心灵之河的源泉吗?

“朱子学堂”四字端端正正地悬在正门中央。游客络绎不绝,拍照时往中间一站,画面中分的格局那么显眼。青的砖,灰的瓦,白的粉墙,黄的牌匾,古朴而雅致。

过了正门,两侧厢房单层低阁,外部立柱屋檐对称明显。西厢房呈长方形布置,里屋书案可供研墨挥毫,中间置一长条梨花木案,文人雅客可品茶宴饮。东厢房则隔成轩房若干,可供闲坐或休憩。

庭院不见得深,南座房的门口,悬着“理学正宗”的额匾。正前方左右两侧,两个硕大的万年缸,蓄水成池。青苔满积,水草浮动,荷叶在水面生长,只占那么浅浅的浮层。万年缸的水也不深,即便如此,却已尽揽蓝天白云入怀。

南座房偌大的一个空间,是朱子学堂的重心所在。这里柱子窗棂简朴,长凳书桌井然,是学堂展示朱子文化内涵的核心,可讲学,可观览。最为瞩目的《朱子家训》裱成书页格式悬挂在墙壁上,引得游客久久注目观看。

从学堂侧边一小门走出,神思起伏,赫然入目的是“碧海天城”一景。它其实是一座飘逸俊朗的石山,山体极为险峻,石壁特别俊美。假如站上顶端俯瞰山脚,必定引得神志慌乱吧。但专心定神,只见一江雁溪碧水绕过山郭,曲折东去,朱子学堂何等安静地在时空里坚守。仿佛那从宋代伊始的光阴,一下子坠落到自己的生命。我辈渺小,而今脚登绝顶,身临长风而与朱子心灵相通,又有何可惊可怖的呢?

朱子学堂坐落在雁山鳌水之间,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它是那么中正,如它格物有序的建筑;它是那么富有涵养,似一汪万年缸浅浅的池水,便已容纳整个蓝天白云。它又是那么超脱,恰似那俊逸的“碧海天城”,于绵绵群山之间,卓绝群伦。

探访朱子学堂归来,不觉心生愉悦之感,提笔涂鸦,一些文字又飘到了眼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子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