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遭遇的意外事故真的纯属偶然吗?这背后的规律和理论发人深省
周末开车去郊区,根据导航的指示选择了距离最近的一条路,开到那里才发现,需要经过单车道的盘山路,很不凑巧,路上有人发生了剐蹭,车主两个人拒不协商,车子放在原地,等着交警来处理。整条线路的交通因此陷入了崩溃,很快车流堵了几百米,本想抄近路的我们因此耽误了行程。
带娃去社区医院打疫苗,排队录信息时,疫苗管理系统突然陷入了崩溃。工作无法进行下去,来打疫苗的家长很快排起了长龙,天气比较热,每个家长都带着孩子,有的孩子还不满1岁,家长很快失去了耐心,和工作人员吵吵嚷嚷起来。工作人员也很委屈,整个市区的疫苗管理系统同时陷入了崩溃,她们也束手无策。事实上,从周一开始,疫苗管理系统已经崩溃了多次,虽然都在半小时内恢复了正常,却说明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工作人员却没有及时公布这类信息。
生活常常出乎意料的陷入这些令人头疼的场景,我们通常会自认倒霉,怨自己运气不好。但是这些看似偶然发生的事故是否有规律可循,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前预知并采取措施避免这些麻烦呢?
哈佛大学的克里斯·克利尔菲尔德和多伦多大学的安德拉什·蒂尔克斯克通过对当代社会中发生的众多案例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大到影响深远的灾难事故,小到个人的一次不明智的抉择,这些看似偶然的不幸都有规律可循。在他俩的合著《崩溃》一书中,他们剖析了这些崩溃发生的深刻原因,并根据权威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人们绕过生活中的“大坑”,避免因为小小的失误和大意让自己的生活陷入混乱状态。
该书主要讲述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探讨了现代社会中,当技术发达、信息通畅、人们可利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先进时,为何时常发生小失误酿成大灾难的局面。第二部分则剖析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找到重大威胁的根源,探讨可行的解决办法。我们主要来看一下第二部分的内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拯救自己“不幸运”的人生。
一、什么样的系统是危险的?
我们的生活是由各种各样的系统组成的,工作中的办公流程,商场的管理系统,医院的制度规定,等各种场所都有独立运转的系统。我们身处其中,就不得不受到这些系统的影响。
《崩溃》一书中指出,社会学教授查尔斯培洛在对著名的三里岛核泄漏事件的调研中有重要的理论发现:有两个因素促使系统容易发生崩溃。第一个因素是系统的复杂程度;第二个因素是系统的紧密耦合程度。复杂程度越高,耦合性越紧密的系统越容易发生崩溃风险。
系统的复杂程度指的是系统的不同部位相互作用的方式,当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犹如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时,一个部分出了问题,由此带来的影响就会沿着蜘蛛网四散传播,引发一连串的问,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排除所有风险。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很小的动作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大灾难的发生。
系统的复杂性还在于它的不透明程度。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各种仪器设备,通过仪器的显示数据来判断系统的运行情况,而不是依据直接观察的结果。当仪器出现故障显示错误的数据时,人们就会被误导,错失抑制风险的良机。
系统的紧密耦合性,表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影响程度。作者克里斯·克利尔菲尔德认为:“ 如果一个系统的各部分之间都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时间框架紧密排序。那么就很难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如果各部分之间紧密相关,系统的容错能力就会下降,一旦某一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多米诺效应,发生灾难性后果。
在软件设计中有一种比较流行的SOA架构,就主张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松散耦合,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韧性和容错性。在项目实施中,也会增加灾备系统。这都是为了增加系统对特殊情况的应对能力,减少崩溃情况的发生。
培洛根据自己的理论,制定了一个判断系统危险程度的矩阵:x轴和y轴分别表示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紧密耦合性。我们可以将身处的任何系统都放在这个矩阵中进行衡量,位于矩阵右上方,复杂程度和紧密耦合性都偏高的系统,就会陷入危险区域,极有可能发生崩溃。
该矩阵模型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活动。比如社交系统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我们组织节日聚会时,如果不希望聚会中出现意外情况,让活动顺利进行,我们就要遵照培洛的系统理论。减少聚会活动的复杂性,并在各项活动之间留出松动空间,制定备用方案。
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对每个系统的危险程度进行预判。作者在克里斯·克利尔菲尔德书中指出,如果系统两者都具备,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在这种系统中重大失误迟早会发生。
二、如何采用适当的工具来改变系统?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有各种各样的系统组成的。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想办法去改变系统的状态,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崩溃》中介绍了两个工具,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及时识别风险。
1、制定测量标准
当系统中影响结果的原因和元素复杂时,我们可以将各种元素都罗列起来,并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加权。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就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分别进行权衡。《崩溃》中列举了买房子的案例,丽莎和丈夫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买到了心仪的房子。
他们最初买房子的时候,跟着中介看了50多处房子仍然不是很满意,因为两个人的意见经常不统一,对房子看重的因素不同。而且两个人也很难描述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有的时候他们会比较在意房子的细节,而有的时候又对位置比较在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耗费了很长时间,也担心因为疲惫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最后两个人采用了这种建立标准的方法。他们罗列出了,对他们来说买房子看重的各个方面。并将这些元素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当他们看房子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个标准对房子进行打分,最后的得分就是房子的评级。根据最后的分值,他们很快买下了最满意的房子。
当参考标准很模糊,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就可以采用这种工具,有效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2、未来的后见之明
这是一种实践检验方法。在心理学领域,它称之为未来的后见之明。后见之明的意思就是,假设系统已经崩溃,假设项目已经失败,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我们来分析导致系统崩溃或者项目失败的所有可能原因。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提前预防这些因素,避免失败的结果。
作者认为,这种方法重新组织了我们考虑原因的出发点。心理学家家里克莱因说,即使我们只是在想象中看到了结果,但人们的整个活动发生了变化,从试图避免可能破坏和谐的任何东西,变为试图让潜在的问题浮出水面。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更敏锐,更具洞察力,能够更全面看待整个系统,因此能及时发现系统潜在的所有风险因素。
虽然这两种工具都不会消除错误,却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定。而不是复杂系统中痛苦挣扎。
3、及时识别系统的警示信号
系统的崩溃或者灾难的发生通常不是瞬间形成的,在此之前系统会出现很多预警信号。警示我们有些地方不对劲。但是想让我们捕捉到这些警示信息并提高警惕并不容易,人们的惯常做法是忽略这些警示信息,视而不见,直到大灾难的发生。查尔斯培洛认为,“这是因为,当我们搞不清楚状况时,就会构建一个与期待的世界相符的信息,并找出理由排除那些可能与之抵触的信息。 ”这种心理导致我们选择性失明,也容易错过预防灾难发生的关键信息。
《崩溃》中提到一个案例:2011年,美国华尔街的骑士资本公司在一天内濒临破产。原因主要是IT人员在更新交易系统时,漏掉了其中一台服务器上的软件系统。第二天股票开盘时,该服务器的交易不断出现异常行为,然而交易员却没有在意,等到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对公司造成了5亿美元的损失。
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一些小问题,比如水管漏水,汽车胎压不稳,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如何让系统发出的微弱警示信息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起到应有的作用呢?《崩溃》中给出了一套指导步骤:
一、搜集并记录系统中出现的所有小问题
二、改正这些问题
三、继续深入发掘,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不要把一个个错误和警告事件孤立的看待,去研究和理解深层次的共性问题。
四、还要确认给出的解决方法,在应对警示信号时,是否有效。
这四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不错过系统的警示信息,并能挖掘表面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确保系统运行在安全区域。
三、主动选择更安全的系统
根据培洛理论,系统越简单透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越松散,系统的容错能力就越好,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就会降低。但是系统离不开组织和团队,即使在复杂的系统中,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团队氛围能形成良性反馈机制,及早发现系统中的微弱信号,防止灾难的发生。
如果一个组织鼓励人们说出想法和发现,并且不会因为错误而惩罚当事人。人们就能毫无保留的发表意见,及时发现警示信号。
在多元化的团队中,人们更容易保持警惕,发表的观点也会力求客观。多元化意味着团队成员除了性格差异,还有地域差异,专业差异,甚至种族差异,这种差异性会带来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仅如此,研究员阿普费尔鲍姆认为“这种多元化成员存在的本身就改变了其他成员做出决定的思路。因为多元化让人们感觉不那么熟悉和舒适,在发表观点时,就会保持谨慎态度。”
一个企业如果能拥有良好的组织文化并建设多元化的团队,就能减少项目失败的风险,避免出现因为小失误导致破产、崩溃的局面。
我们生活在越来越智能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通过简单地软件操作就能获得庞大的能力。但同时,这些系统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也让我们在出乎意料的崩溃面前更加脆弱。
在《崩溃》中,作者指出“ 我们现在处于系统性崩溃的黄金时代。我们的系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但是我们管理系统的能力却没有跟上来。”作为个人,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就能避免自己的生活总是陷入各种“意外”中,也让我们所处的系统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