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课堂


黄山谷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已有好些日子不曾认真读书了。再不学习,就废掉了。于是,清晨起来,阅读。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扉页中有先生手书的一段话:

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受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先生说到做到,“对于文本分析从操作性系统方法来说,他堪称工程师。”(谢冕先生语)去年起我陆陆续续读了一些先生经典文本解读方面的文章,深以为然。

我欣赏他的文本解读,但是从未听先生上过这些课,不知道他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妙秘。

但今天我领略了一位小语名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临近中午,偶然看朋友圈,看到了朱煜老师的微信更新,一张图片,附一句话:下午讲如何评课。我第一反应是下午能否去蹭课?匆匆吃饭,休息二十分钟,驱车赶到会场,正巧,讲座开始。

观看了朱煜老师全国素养大赛上所上的《绿毛龟》一课。三十分钟的课,朱老师聚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实施教学,板块清晰,节奏明快,起承转合,分寸拿捏得极好,课堂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说不好到说得好的成长过程。这样的课,和王林波老师的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一样,扎实展现魅力,无痕彰显智慧。

晚上,我对照阅读了朱煜老师《让课堂说话》一书中《绿毛龟》的课堂实录,发现下午所听的课与实录中的记载竟无半点出入,原原本本,是名副其实的实录了,我对朱老师佩服有加!真实坦荡,成就了名师的底气。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闫学老师的《上一节高阶阅读课》,这本书收录了闫老师12堂经典课例以及多位语文专家的精彩点评。这些点评自然是专业的,我注意到,有一篇点评是江苏吴小建老师写的,评的是闫老师的《伯牙绝弦》,这节课的实录我曾经拜读过,也有幸在2017年河南教师成长学院里听闫老师讲过,当时深为闫老师的课堂折服。我以为这节课和《童年·冬阳·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等课一样,是闫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没想到有人居然对这节几乎是大家公认的好课提出了异见,作者从“文体意识是否缺失”“空白的留与补”“阐释是否过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闫老师照单全收,把这篇评课原原本本收录在自己的这本书里,我曾就这个问题专门请教过闫老师,老师浅浅一笑:学术嘛,有争鸣才有进步。这,也是一种真实。同时,也是一种胸怀。

看到王君老师微信里转载何捷老师的习作微课,果断购买。晚上,边做瑜伽边听“老顽童”何老师聊习作。他以统编教材中低段课文为例教孩子们学习写作,视角独特,方法巧妙,语言幽默。有趣,好玩!何老师堪称解读教材的高手,活用教材的模范。一口气听了六讲,期待明天的更新。

好的课堂是什么样的?

闫老师说,简单地说,我想要的语文课,应该是心中有人、引领学生向前向上的课堂。

朱煜老师说,课堂要把话说好,在于教学有设计感。教学设计感落实与否,在于教师心中是否有课标、有学生,是否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是否能为学生解决困难。

略读书数则,便不负三餐。读起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