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二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P31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P34

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一次为理由来安慰自己。……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P35

阿德勒“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P35

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  阿德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P36

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P37

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P39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P40

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P41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积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P42

阿德勒“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P43

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P43

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P43

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P44

阿德勒: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P44

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P45

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P46

优越情结: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权势张扬”,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P47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太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P48

阿德勒“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P48

“夸耀不幸”: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现实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P48-49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P49

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P50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P51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P51

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当作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P52

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P52

用竞争考虑人际关系:如果那个竞争对手对你来说是可以称得上“伙伴”的存在,那也许会有利于自我研究。但在多数情况下,竞争对手并不能成为伙伴。P53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P54

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P55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幸福。P56

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P57

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P58

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P60

对对方的攻击行为不做任何反应。……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P61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意外的有效交流工具。P61

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P62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P63

阿德勒的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P64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P65

工作课题: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上的人际关系门槛最低,共通目标。P65

交友课题: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正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P67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P68

爱之课题是最难的课题:恋爱关系、亲子关系。P68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P69

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P69

阿德勒“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P69

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P69

阿德勒把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P71

阿德勒并不打算用善恶来区分人生课题或者人生谎言。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P72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P73

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P73

你可能感兴趣的:(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