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抱怨时,是想告诉你什么?

认识抱怨背后隐藏着的真相

01 抱怨的背后是未满足的需求

>> 心怀不满是抱怨,心平气和才是陈述;纠缠于现状是抱怨,反之则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抱怨常常不是因为被抱怨者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抱怨者的需求和期待没有被满足。

>> 抱怨导致矛盾升级,常常是因为对人不对事的沟通习惯:把当下的事件扩大到批判对方的性格缺点,把偶尔的坏表现扩大到长期表现

>> 这种扩大式的否定评价,让对方感到被诋毁,他会进入防卫反击的状态,他要么激烈地为自己辩解,要么消极沉默以对,或者反唇相讥。这样的抱怨只会促使对方更加固守让你讨厌的行为,而非改变或弥补自己的做法。

>> XYZ法则”:“当你做了X,我感到Y,我希望你能做Z。” 事实+感受+需求

>> 成熟的沟通者就不会把别人的抱怨理解为攻击,急着跳出来辩解和反驳。他们知道抱怨表面上是在说“我讨厌你……”,其实是想说“我想要……”,所以他们会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找出抱怨的背后有什么未满足的需求和期待。

>> 和某人有疙瘩,却向第三方抱怨,其实是为自己辩解,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制造新的问题,原本简单的两方问题很可能演变成复杂的三角问题。

>> 健康的沟通应该是直接去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通过正面沟通,来梳理分歧,消弭误会,解决问题。所以聪明人也不轻易担任调解人、仲裁方,即使是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也不要轻易卷入,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 为什么抱怨者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呢?因为抱怨者害怕被拒绝、被攻击、被伤害。

>> 对抱怨者来说,抱怨就像哭泣对婴儿的作用一样。婴儿饿了,尿布湿了,一哭就有人来满足他的需要。抱怨者感到不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通过抱怨来传递自己的要求。

02 识别伪抱怨

>> 伪抱怨主要有五个动机:寻求关注、推卸责任、自夸、获得操纵力、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试图获得他人关注

很多人习惯用消极的陈述来展开一段对话。他们抱怨工作、健康、交通、天气、恋人、家人……总能找到东西来抱怨,这差不多是吸引别人关注的默认模式,但不管他们说什么,其实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想传递的真正信息是:嘿,看着我,和我说话,快来关注我。

推卸责任。

很多人抱怨现状,可是当你热心地给出一条条建议时,他却一次次地否定,最后你会发现他根本不想改变现状。他只是想让你作为证人帮他证明:情况糟糕透顶,但都是客观因素造成,不是他的错,他根本无力改变,最好全世界都知道这一点。

他其实只是想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

自夸

抱怨某个人的缺点,其实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他优秀。有人还把抱怨当成是一种显得自己更有鉴赏力的方法,比如抱怨其实尚可的餐厅难吃,比如抱怨大家较为认可的电视情节低幼。很多抱怨背后隐藏着充满优越感的夸耀和吹嘘。

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抱怨者可能在工作开始前就抱怨一番,或表现欠佳时抱怨,倘若结果特别糟糕,就有理由辩解,不至于颜面尽失。

抱怨者联盟是乌合之众,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何消灭抱怨

消灭敌人的第一步,是了解他;消灭抱怨的第一步,是读懂抱怨的潜台词。

>> 所以听到别人抱怨的时候,试着去找出这种行为的潜在动机,问问自己:抱怨者需要什么,想得到什么?

>> 对于自己,抱怨是一种呼救信号,传递了内心的焦虑和需求,正视它,然后找到比抱怨更好的办法响应这种需求

>> 对于别人,了解了抱怨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清醒地对待别人的抱怨,不轻易响应、卷入别人的抱怨。

>> 同时不把这种了解当成鄙夷的武器,而是多出一重理解和慈悲。他们不过是困在某个处境的可怜人,需要关注和认可

>> 既然觉得抱怨的自己面目可憎,既然抱怨会惹人厌烦,会把我们困在消极互动里,会增加分歧和误解,产生间隙和隔阂,我们何不停止抱怨呢

03 如何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

>> 所有能力的养成都分为四个阶段: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

>> 佩戴实物可以加速能力养成

>> 移动手环则把抱怨外化成看得见的动作,让佩戴者改变愿望更加强烈。

>> 也许停止响应他人抱怨会被误解为不合群,但我绝不允许抱怨毁掉我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别人抱怨时,是想告诉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