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思考:我们到底要不要为对方改变?

大家好,借着情人节,首先祝天下所有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祝所有还在找寻自己另一半的有情人能够早日找到彼此相爱的对方。

今天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恋爱价值观,就是关于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时“改变”的重要性。

                        (一)

我始终认为,在一起谈恋爱的两个人,一定要本着求同存异,不断相互磨合的初衷,一步步努力沟通,互相改变,让彼此觉得对方是最合适的那个人,双方都要这样做。如果最终实在无法达成生活、交流等方面高度的同频,这便是不合适,可能彼此祝福对方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我想强调的是,最终的合适与不合适,一定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一定不是一个静态的早已确定的客观事实,它一定是一个动态的彼此都相互努力改变自己之后的,或者合适、或者不合适的结果。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双方都要认真沟通,为了对方做出自己能够承受范围之内的改变和妥协,这个能够承受的范围就是我们常说的“底线”,然后才有得出对方是否是那个对的人的结论的可能。

比如出轨是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如果对方触犯了,那便是到了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外。如果对方确实出轨了,我们也就无需为这件事情继续妥协,继续改变自己了,因为这是我们承受范围之外的事情,我们的底线一旦被触及,这只能说明彼此还是不合适,我们祝对方生活幸福就好了。

可是,如果我们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依然吝惜自己的改变,觉得“命中注定的那个对的人,就应该是无需我做什么妥协,他都能包容我,接受我,我们在一开始就应该是同频的,是非常合拍的,是不需要我们双方为对方蜕变的,我想找的另一半只能是这样的人。”

我不能说这样的恋爱价值观是有问题的,我只是想问,找寻自己的另一半是在挑选商品么?难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什么属性,什么性格,什么条件都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都是商品化的,从出厂那一刻就已经定死了,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现成的跟自己最合拍的那个人,或者说那件商品,谈恋爱是这个过程么?

反正我觉得不是。

                        (二)

我始终认为,两个人在一起是有很多能够改变,或者说应该改变的地方的。虽然不可否认,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短期内的经济实力、目前的外貌身形、大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些条件是基本固定的,但依然有很多随着两个人的交往能够发生适当改变的东西,比如对待某件事情的是非对错的看法。

我不是说两个人对一件事的是非如果有分歧,一定要争个谁对谁错,讨论出一致的结果,不是的,两个人在一起是谈恋爱,又不是搞辩论,凡事都要争个是非对错这也太轴了。

但是当两个人遇到分歧,如果彼此都能够有耐心,都能够愿意对此进行交流,哪怕是调侃,最终有一个相对的共识,这可能是更好的相处方法。不要有一方一言不合就不想继续聊下去,不要有一丁点意见不一致,就马上回避躲闪,甚至提出分手,只因为自己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既然我们想法不同,那就是不合适,说明你不是那个对的人。”

我想问的是,这个世界上能够“天然存在的”相互耦合的一把钥匙,一把锁的概率有多大呢?我不能说没有,但概率之低我想不言而喻吧。甚至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经过相互磨合,相互蜕变之后,能够互相耦合的一把钥匙、一把锁的概率都是很低的。

事实证明,很多的婚姻就是没有爱情的,就是将错就错的,这就是现实。所以,不断地尝试一个又一个人,每一段感情都努力改变自己,最终可能依然很难找到那个所谓的对的人,更何况期待遇到一个现成的,天然的对的人呢?我没有说这不可能,只是概率太低太低,这样的恋爱观可能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就比如说,你着急赶往聚会现场,准备在路边拦一辆出租车,本身就是下班高峰期,车辆很紧张,可是你又坚持不伸手拦车,只是笔直地站在路边,希望哪个出租车司机能有眼色地发现你,看出来你是着急坐车,知道你是潜在的客户,然后主动乖乖地把车停在你身前,这样你才愿意上车。否则,你觉得招手唤来的出租车可能是不情愿的,坐车体验可能是不好的,司机态度有可能是恶劣的,所以很可能是不合适的。

而且,你招手还不一定被疾驰来往的司机看到,那么你就认为,既然注定看不到,你干嘛还要招手呢?而如果他能看到你招手,他就应该知道你笔直地异于常人地站在路边一定是在等车,所以他理应主动把车停过来。而如果他看到你在站着,而选择继续前行,说明他压根儿没那份想载你一程的心,所以这样的车不坐也罢,他开的车也不是你想上的车。

我对这样的恋爱观没有意见,可能他们不仅想找到对的人,还要找到天生的那个对的人,他们不仅要求是那个人,而且还得天然地是那个人。我衷心祝愿他们早日遇到那个对的人。

                        (三)

现在很多少男少女都比较在乎自己的想法,经常吐槽:“如果对方跟我讲什么大道理,说什么我这儿有问题,那儿做的有些偏颇,那么他就是不爱我,或者说,他爱的其实根本就不是我,他爱的是另外一个人。他只是想方设法要努力把我变成他爱得那个人,这我怎么做得到?所以,他想让我为他改变的这种想法让我感觉恶心,厌恶,他想找的那个人根本不是我,所以我们是不合适的。”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恋爱中的一方,我没资格评判他究竟是作,是以自我为中心,是对待谈恋爱这件事想法太偏激,还是说对方对他要求确实太过分,他的确应该马上离开他,继续地委曲求全最终只是伤害自己。因为我不清楚他们的矛盾点究竟是哪些事情,是如果自己爱对方完全能够妥协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呢,还是对方如果爱自己,应该知道是超出了自己承受范围的越过底线的事。这些我都不清楚,所以妄加评判是不尊重人的。

但我想说的是,因为为对方改变的度,这个平衡点,真的是因人而异,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是很难把握的,所以我只能建议恋爱中的任一方,千万不要走向完全不为对方改变,或者一味地没有底线地为对方妥协这两个极端,希望你们能在中间找到一个自己不后悔的平衡点。

                          (四)

最后,实在想提醒一下广大追求爱情的同胞们,不要轻易被网上的情感博主、恋爱老师的单方面的短视频洗脑,我不是在此喷他们,可能我也没这个排气量,不够格。但是你们可以品一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不论你能否接受,你都不是接受了或者鄙视了我这个人,而是接受了或拒绝了我说的所谓的道理。

现在有很多情感博主会发这样的鸡汤文:“千万不要对一个人轻易的掏心掏肺,都掏干净了,你还能掏出什么?掏完了所有的真心,剩下来的也只有不甘心了。”他说的是没有太大问题,但偏向性,或者误导性却极强,因为看的人往往会忽略人家说的轻易二字。

视频博主不是在鼓励你永远不要付出真心,是告诉你不要盲目付出真心,可是现在的都市年轻人,谁没几段刻骨铭心的伤心恋爱史?所以往往听到这样的言论,就特别能引起共鸣,进而马上掉入左的极端:对待以后的任何感情都不再付出真心了,觉得这个世界上压根儿不存在爱情,因为害怕再次受伤。

我觉得这样保守的恋爱策略是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自己再次受伤的,但也最大限度阻绝了遇到所谓真爱的可能性。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真爱这个词嗤之以鼻,觉得嘴上说追求真爱的人都是毛没长全的小屁孩,根本不懂爱情的真谛:“爱情就是将错就错的,爱情是婚后慢慢培养的,等你们这些乐观的恋爱小白被伤的体无完肤就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爱情了。”

或者说:“真爱就是内在的,是一定要以对美貌外观的牺牲作为代价换取的,爱情和激情两者只能选其一,绝不可能同时存在。如果你是因为一个人的外观,因为对激情的冲动而跟他在一起,你就不要想和他产生爱情;如果你想追求爱情,就要放弃对激情的向往,想两个都占的人是愚昧无知的。”

这个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或许他们说的也对,可能过几年我也会这样想吧,谁知道呢。

还有容易误导人的情感博主会说:“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必定彼此不爱听或者听不懂对方说的话,所以与其为对方改变,还不如去寻找那个对的人。”这就显然说的太绝对了,比刚才那个博主说的更有误导性,而且是有严重逻辑错误的。

价值观本身就是比世界观、人生观更小,更具体的东西,它的成熟也肯定是三观中最晚的,因为某一个价值观的形成理论上是要在对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价值观形成这种事情本身也是动态的, 我们说人们大约是30岁价值观基本形成,40岁价值观定型确定,这就是一个很泛泛的时间区间的描述,说明价值观所谓的形成只是一个相对于自己之前的懵懂状态的对比的概念。

所以,我认为价值观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什么时候会固定的时间点的,价值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可能一个少年从十几岁开始就坚定某个价值观念一辈子没有变,也可能一个古稀老人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正因为固化于某个价值观念几十年,才造成儿孙之间始终无法和平共处,家族内纷争不断的结果,终于,这位老人幡然醒悟,改变了自己,迎来了家族一片祥和,其乐融融的盛况。

                        (五)

之所以现在很多情感博主都热衷于发布提倡感情独立的短视频,提倡我们要更加爱自己,在感情中一定不能为了爱情迷失了自我,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伤害过,为某个绝情女,为某个负心汉流过泪,伤透了心,所以,这些视频是能够引起巨大共鸣的,他几乎能戳中每个人的痛点,因为每个人都分过手,所以都会有这个痛点,于是这样的视频就有了极强的号召力。

我当然提倡每个涉足感情领域的男男女女都要首先学会保护自己,这一定是排在首位的,因为这个社会就是有不少的坏人。但同时也希望,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希望大家把这个平衡点放在位于靠近中央的合适的位置,不要走入两边任何一个极端。适当地为对方改变终究是你重视这段感情的必要表示。

这就是我的一些恋爱观的分享,谨以此文祝愿所有的有情人恋爱幸福,谢谢你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人节思考:我们到底要不要为对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