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伴读-共学小组执行框架

共学成为当下高知人群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众多学习型社群竞相采用的学习方式,紧紧围绕“阅人无数”的学习内核,以人为师,众行致远的创新的学习形式,开启共建、共享、共创的学习旅程。

那么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操作什么上依然很多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共学的目标,成员的筛选,节奏的部署,单场的复盘总结,这些事宜逻辑上很容易理解,那么整个共学的项目,是否有一个大致清晰的框架,值得更多的共学小组探讨呢?

第一步:各自绽放

共学中必须的了解和熟悉是最重要的基础,唯有了解,才有理解,最终才有可能产生共鸣和链接。所以第一步就是引导共学小组的伙伴们做充分的自我介绍,尤其发自内心的自我看见,真实而又温暖。共学在自我介绍这个环节,是持续推进的,每一期共学都有自我介绍环节,虽然内容主题不一样,但是一定是持续不断的扩大公开象限,建立彼此的尊重和信任。

在这个阶段自由的流淌,特别重要,让所有学员感受安全感和归属,彼此被看见,被关心和温暖是需要重点营造的氛围。

这个阶段切记急躁,原则上就是自然的流淌,不干涉,不打断,不深究。

第二步:彼此链接

链接是共学持续推进的目标,这个阶段不要期待和所有人链接,至少在共学小组中,要特别开启引导两个人之间的链接,从基础属性的轻链接,到共同兴趣爱好的中链接,到品格特质,使命愿景的深度链接,从分散的个体到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这是共学中第一个突破。

这个阶段找共性,找差异,找匹配都是链接的不同角度的逻辑,这三个角度都是刻意打造个体链接的思考方向,小组共学的游戏设计,刻意朝两两深度链接的方向去努力。

这个阶段切记贪,不求多,在共学小组,有一个人能和你深度链接就够了,只求深度,彼此欣赏,相见恨晚也许是最好的状态。

第三步:深度融合

让已经有链接的伙伴在这个阶段更加深度融合一下,毕竟共学的时间在一起有限的,这个阶段鼓励小组伙伴深度链接,彼此能有一对一的对话,完成更多的信息共享。也可以邀请共学小组伙伴一起开启轻型公共任务的承担。开启共学小组,非集体共学时间的链接。这个阶段共学中需要特别设计故事环节,主题内容的故事,尤其是人生艰难的时刻和体验,会快速增进更多的伙伴的理解和包容。

这个阶段深度会更重要,可以在共学中适当融入提问,引发更多的定向的思考和讨论。共学时情感的深度融合,彼此能感同身受,设身处地,都是自然发生的结果。在本阶段有意识地创造交集,创造碰撞,走进彼此地内心世界,产生一些相互心生向往的力量。

这个阶段切记不端,不装,真诚真实的人生经历,生命故事就是最好的表白。让情绪自由的飞一会吧。这个阶段的要有聚焦的引导,

第四步:局部裂变

整个共学小组有了两两深入链接的之后,要进一步形成共学内部的小组,毕竟共学伙伴各自的需求和经历都有很大的差异,三个阶段的共学完成以后,彼此也有了一定的熟悉,各自的需求和伙伴的价值也相对比较清晰,这时候共学内部形成有独立目标的共学小分队,深度链接,是个很好的升级。

这个阶段就是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形成共学局中局,要鼓励这种自由的流淌,产生新的融合,自然发生永远是共学基本的准则。但是主动引导确实共学协作者的智慧,看到后续发生的可能或者必然。

这个阶段原则上不分群,不分流,依然彼此在社群看见,一般情况夏3-4个人的小组,就够了,不求多。

第五步、以事磨心

共学从大组到小组的裂变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这个阶段因为经历了彼此的磨合和筛选,分到小组已经是彼此认同,相互陪伴有了感情基础、意识统一、共同价值柱状的伙伴,在这个阶段共学需要一个事情彼此完成实质性的操作演练,激发大家齐心协力,努力达成一件关系到所有的人事情,这是从共学迈向共建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彼此打开分享给自的需求,或者期待,小组共建阶段原则上要照顾到所有人,一起努力探讨一件具体的事情,执行和践行层面上有着清晰的步骤和操作路径,让小组伙伴一起完成在协力做事上的彼此配合和信任。

一起做事,哪怕事最简单的事情,大家一起做,一起做一件共同的事情,一起做一件一样的事情,一起做事情。

第六步:齐心协力

本阶段共学小组,可以深度聚焦在具体项目上,相互深度协作,朝着一个具体的目标,各自专业贡献能力和资源,以短期项目为目标,做一个实践性磨合和训练,这也是共学小组阶段性创造的结果。形成有机的协作共创模式,从共学、到共建、再到共创,这是一个必然的践行路径。

这个阶段需要聚焦具体项目,周期可以是3-6个月,完成大家更加紧密的配合和协作,定期的复盘总结,形成项目共建文档,本阶段建议是项目有价值闭环,甚至是可以在小范围之内能给与测试和验证。用金钱投票,用时间验证。

本阶段,把一切都留给时间吧,这里就是真正的战场,唯有耐心和等待。

第七步:春回大地

本阶段共学小组,重新回到学校大组,结合第七步的公学的过程的总结和复盘,在更大的组织来分享,每个共学小组都可以形成的总结思考,形成一个更大社群的分享共学,甚至小组共学有共享的项目,或者有关联的项目,形成彼此的结对碰撞,在大组范围内共创组合。小组验证有价值的闭环的产品在本阶段可以尝试更加商业化的,在更大发范围内的验证和迭代。

这个阶段就是新的开始,通过回到大组汇演的方式,继续优化推进,还是重新组合打散,再次出发,这是一个新的思考,这个也是生态模式自然的选择。不管走向哪里,所有共学小组的成员将会是一个能力有效的提升和训练。

本阶段就是一个轮回的结束,也是下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这里充满希望,也讲注定生发新的力量。期待……

【总结】关于群体共学,这种学习形式其实并不陌生,不管是小范围的教练辅导,还是头脑风暴,或者是私董会,都是共学的某种特殊形式,这种模式并不是创造。

今天躬身行所有倡导的共学模式,更多的去中心,更加崇尚自然生发的模式,至于如何更加有机的实现共学的价值,还是要特别推荐《重塑组织》这本书,这是共学小组可以从理论高度有着指导意义的依托,具体实践层面上,特别回到核心三件事:

1、共同的目标愿景驱动,2、每个人自我管理和控制,3、身心合一,真诚真实

让一切自然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学伴读-共学小组执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