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专门去了一趟钟意村,是因为有几件“杂事”要办。虽然这个小村子离我住的小区只有区区几百米和一条马路之隔,然而我却是稀客,几年来也就去过几次而已,而且常常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首先“登入”的是一家四平米左右的“麻雀店”,我十天前来过,没想到那时店主回老家办事去了。“老乡,回来啦!”我进门就打招呼,正在低头忙着活计的店主抬头应了一声。我想他肯定不认识我,我一个月前才来过这个店一次,而且今天我还戴着口罩。
店主是一个不到五十的补鞋匠,他随意地应了我一声后,继续手头的活。我直接拿出先生和女儿脱了胶的运动鞋,用家乡话跟他讨论修补“方案”。之所以跟只有“一面之缘”的店主那么熟络,除了是老乡之外,还因为我知道他的一些“故事”。
那次因为一个包的拉链出了点问题,去一间裁缝铺没找到合适的拉链可换,看到这家修鞋店里摆着旧箱子挂着旧包包,就走了进去。没想到店主看了一下,说好办,过后三下五除二地帮我修好了。另一个我不抱希望的钱包,也在他手下“起死回生”,最后他还给我讲了一些拉链保养的常识。
在店主干活儿的时候,跟他聊了起来。店主从一个小年轻就远离家乡出来打工,在此地奋斗了二十多年。此前在一家美资工厂当高级技工,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工厂在两年前搬回了美国,他就失业了。考虑到年龄也大了,不愿再去工厂,他索性捡起了“老本行”——补鞋,十几岁时他就专门学过这门手艺。
店主勤勤恳恳收费低廉,一个老阿姨的伞撑不开,他正了伞骨加了润滑油,收费两元。我的一个钱包和一个背包的拉链问题他一共收了七元。用他的话说,他现在不求以此发财,只图有份工可以做,挣点钱养活家人就可以了。他在此地的社保已经交了超过十五年,过几年就可以领退休金了。他只有一个女儿,今年刚去北京上了大学。
提起女儿,店主脸上掩盖不住骄傲,作为一个打工家庭,女儿很争气地考上了北京人大。然而说到此处,店主突然一声叹息,说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女儿了,原本国庆假期要回来过节的,但因为疫情原因只能留在北京。店主掩饰不住失落,直言从来没有那么长时间跟女儿分开过,很想念女儿……说到此处,他声音低沉下去,低头干活的他仰起了头,用力地眨了几下眼……
离开修鞋店,我就跟着浩浩荡荡的混着无数电动自行车的人流,往菜市场方向走。穿梭于狭小的巷子中,两边各种简陋的店铺鳞次栉比:鱼档、肉铺、菜摊、水果店、包子铺、小吃店……临近中午,人来人往却并不拥挤,店铺的老板们也比较清闲。
我来到熟悉的牛肉铺子,打算买一块牛腱回家卤。这家店前不久来过一次,从这里买回去的牛肉嫩滑浓香,我们全家都喜欢,这次专门来到钟意村的目的大半在此。店老板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儿,长得帅气,脸上干净又笑容可掬,而且声音柔和可亲,这可绝对是肉店老板中的“一股清流”!如果他脱下围裙,走在街上,绝对就是一个在写字楼上班的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谁知我来得太晚了,别说牛腱,连其它牛肉所剩都不过半斤。我问老板明天是否还有牛腱卖,老板说有。我欣慰地说那明天再来。可转念一想,对老板说:我明天也是这个时间才能来,到时会不会又没有了呢?老板笑笑说很有可能。看着我掩饰不住的失望和无奈,老板主动说可以帮我留一块,而且还不用我预先付钱。我大喜过望,对年轻帅气的老板连声道谢!心想这样的老板如果生意不好绝对是没道理的!
最重要的牛腱没买到,也不想空手而归,我就沿着两米左右宽的街巷闲逛。很快我就在一家菜店里发现了心仪的东西——花生!花生并不稀罕,只是对于在这个季节能看到新鲜的湿花生的确稀奇。对于花生,我不喜欢晒干的或加工过的,而独爱这种新鲜出土的原汁原味的。
六元一斤的价钱着实便宜,但质量却有点“歪瓜裂枣”。看我犹豫不决,店主阿姨说:你可以慢慢挑嘛!我笑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挑着挑着,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坏的嫩的很多,挑得累不说,而且挑出太多次品我心里还有点“对不住”老板的感觉。正想着,突然身后啪地一声:“来,看你弯着腰挑得累,给你个凳子,坐着慢慢挑!”阿姨放下凳子冲我笑着。
我心里的别扭顿时散去了,我笑出声来,对阿姨说着感谢。阿姨说:“我常常弯着腰捡菜,知道你这样肯定腰难受。”阿姨又说,花生是她儿子不知道从哪儿进的货,店里的菜都是她儿子负责进货,她只负责卖。挑完花生,我又买了她一些其它的菜,收获满满地往回走。
在回去的路上,我专门折回补鞋店附近的一条巷子,寻找那家心心念念已久的面馆。走进昏暗的巷子,一点一点靠近熟悉的位置,隔壁那家桂林米粉店已经不在了,下一家重庆小面馆呢?我心里居然有点儿紧张。
门开着,招牌没换,里面光线昏暗,但有两个顾客坐在里面,一个四十左右的女的讲着白话在为顾客点餐。我有点恍然,店是开着,但还是同一家吗?
我犹豫着走了进去,菜单还是跟两年前的一样,跟女店员点了我以前常点的豌杂面和冰粉儿。我打量着四周,一切都没变,除了店里显得有点儿阴暗冷清。不一会儿面上来了,女店员把面放在我面前,却对我说:“不好意思,今天的豌豆闷得有点过了,变成了豌豆泥,不知道您介不介意?”看着色香味俱全的一大碗面,还有女店员歉意的表情,我连忙说没关系。
我忍不住问:“以前这间店的阿姨呢?这还是她的店吗?”“是的,这是我爸爸妈妈的店,他们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最近刚回来,过两天就会来店里。”女店员笑着说。“啊,这样啊,那太好了。”我终于放宽了心,吃起了热腾腾的面,还是那个味道,看来叔叔阿姨的手艺已经得到“真传”。后面又陆续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也在询问叔叔阿姨回来了没有。光线昏暗的小面馆,温度却不低。
我是个比较宅的人,平时买菜多是就近,时不时也用APP买菜,购物就更是动动手指就行。然而每次来到这个村镇,都会让我有种充实感,菜篮子装得满满,胃被填得满满,心里更是被这种烟火气熏得暖暖的。
华丽富贵的大商场是看热闹的地方,是挥洒金钱的地方,而这些陈旧的街巷却可以让我漂浮的心偶尔安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