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笔记8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问题。
1、人是需要理想的,但需要符合于自然界的人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一一 列宁。
2、决定教育工作的技巧的条件之一,就是教师要善于以活生生的理想为目标,要善于在一个人的身上看出、珍惜和爱护主要的、有决定性的东西。
3、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在于: 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决定的。
这个起决定作用的,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就是道德。
4、学校是知识教养,智力文明的策源地。
5、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感到自己似乎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这种状况不应该出现。
6、每一个人早在儿童时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完美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快乐。
这个问题的实际解决,恰恰在于不要把学校和学生的精神生活仅仅局限在掌握教学大纲所获得的成绩上。
7、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
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在道德发展的领域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
8、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中,有几个女孩曾经在掌握知识方面得到极其困难,从少年时期,我就让他们这几个四五年级的女生当小朋友的教养员,他们从这项充满着高度道德意义的高尚活动中,得到了体验自己的人格尊严的幸福,否则早在童年和少年时期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是不幸的人。
9、学习上课,晚上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
10、应当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信人们使用许多尺度衡量它,是从各个方面来看待它的。
11、一个人,他还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到我们这里来上学,我们就不应当用对“学生”这个词的狭义理解来看待它,如果在教师看来,他只是一种头脑里被填塞知识的生物,他就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12、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主宰,不能在活动中和成就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如果他没有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如果他不能自豪的抬起头来走路,那么,所谓个性就是不可思议的。
13、和谐教育就在于要使我们所教育的人的多方面活动的道德丰富性,在学校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得到表现。
14、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要使自己的学生,遭遇困难,正是在遭遇困难中萌发出能力。
15、一种具有深刻道德性的能力,即珍惜年长一代所给予他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
16、遭遇困难是个人幸福和欢乐的泉源,它只有在一个人从社会得到什么和他对社会贡献什么这两者之间达到高度和谐的地方才得以发展。
17、最大的祸害就是不加遏制的,满足欲望的那种腐蚀性,使人堕落的影响。
18、只有一个年轻人由于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显示了自己,从而体验到自豪感的地方,我们才能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看到可以称之为思想力量的东西。
19、劳动学习的实质在于人愿意动脑筋,有一种想去思考,想去解决许多困难的志向。
20、只有当学习在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进行的时候,只有当集体与个人的和谐成为这种丰富性的核心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人愿意去从事的活动。
21、懒惰、散漫、希望尽快的摆脱学习负担,这是危险的孪生子,它们的“母亲"就是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精神生活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22、把劳动看成是需要智慧的非常复杂的事情,从而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年轻的劳动者的尊严感。
23、要使一个人从童年就开始的劳动生活,成为他的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
24、牢固深刻,理解透彻的知识,对于明天的物质生产者。对于未来的父亲和母亲绝对的必不可少,并不亚于对于未来的学者设计师或诗人。充实的多方面的知识,对于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重要性,并不次于脑力劳动者或艺术工作者。
因为这些知识,在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中是主要的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将会产生形成和确立起新的智力兴趣。
25、没有文化财富 一一 知识,文学,艺术,音乐,以及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美,那么生活就会变得黯淡狭隘,从而失去真正的人的幸福。
26、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要在每一个未来的物质生产的劳动者身上,培养起一种对知识文化和美的不可熄灭的向往。
27、掌握牢固的,深刻的,理解透彻的知识,培养人在整个一生中都在追求“我要比今天知道的更多"的不能动摇的愿望。
28、如果荣誉和自尊感,没有儿童学习的愿望,那么教师为了培养纪律和责任感所做的最高明的创造,也会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往往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
29、学习的愿望,这个芽儿是娇嫩的,任性的,调皮的,需要时时刻刻照料它。你要每分钟的接触它,否则它就会变得无人照料,而且你不得有任何一次粗暴的,疏忽大意的去对待它。
30.只有当你学会抱怨这个,畅儿的时候,服从纪律,责任感,义务感,在你手里才会,变成精校而得力的工具。
31.评价不应当使儿童对人们怎么看待它,(是爱劳动的还是懒散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评价,所起的这种微妙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是他一定要跟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结合起来。
32、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形成一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
33、儿童觉得教师已经把他看成什么都不行,他就会欺骗和弄虚作假,学生不善于学习,如果教师不尊重,这件,起初的小事,那就会酿成大祸,一一 懒惰和散漫。
34、学习,这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老师的头脑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里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养儿童的荣誉感和自尊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
35、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要敏锐而巧妙的坚持不懈,而又严格的要求培植儿童的智力和道德力量,帮助儿童把学习看成一种要求作出很大努力的劳动,这种劳动只有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而取得成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愉快的劳动。
36、这里有三个阶梯,一、做出自己的努力,二、靠劳动取得成果,三、享受脑力劳动的欢乐。
37 有教学,但是没有智育,这是许多儿童知识肤浅和不巩固的主要原因。
38 智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通过获得知识而变得聪明起来,使学习对于他来说并不因为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而变得越来越困难。
39 所掌握的知识的分量本身并不是智育水平的标志。
40 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要使掌握一定范围的知识所必需的脑力劳动成为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手段。要使获得巩固的知识这个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就要求每个教师同时成为智慧的培育者。
41 多年的经验证明,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包括他能采用哪些专门的方式,使得掌握知识的过程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42 智力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和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
43 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44 学校和家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形成学生对于做父亲和做母亲的道德准备。
45.真正的人的道德精神,是以行动情感和思想的高度纪律性为前提的。
46.我们的座右铭就是,人并不是自己情感冲动的奴隶,而是它的主人。
47.我们接收到学校里来的学生,将成为什么样的公民,什么样的劳动者,什么样的父亲,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这方面的教育和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