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提问》:22年采访了上千名人物,杨澜的“提问”之道都在这本书里



整本书的逻辑框架还是非常清晰的。

序言部分,讲的是“提问之道”,重点讲了“提问”为什么非常重要。

主体部分,讲的是“具体提问”,包括提问之前、提问开始、提问中间、提问结束部分要怎么做。这部分是全书的核心,蕴藏了丰富的提问方法和实践案例。

最后部分,讲的是“提问待续”,对“提问”这件事情的意义做了再次总结和升华。

这本书,对于从事采访工作的读者来说,有非常具体的指导意义。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呢?有用吗?能从里面收获到什么呢?

我看完这本书,有3个非常深刻的感受。


【1】

提问是一场碰撞之旅,

不断地发问碰撞然后看到了自己


杨澜老师在这本书中说,提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重塑了她。她人生的两次重要转折,都与提问紧密相关。

第一次,是她刚毕业去参加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面试。

她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电视上,女主持人总是一个从属的地位?为什么她就一定是清纯、可爱、善解人意的,而不能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呢?

这个提问,让她获得了试镜机会,正式走上了《正大综艺》的舞台,被更多人看见。

第二次,是她主持《正大综艺》4年以后。

她声名鹊起,收获了很多奖项。但同时一个专业问题始终在困扰她:“主持人的定义和功能到底是什么?主持有艺术吗?主持是一碗青春饭吗?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职业价值随着时间而增值,而不是贬值呢?

很多人可能都问过自己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她去寻找了答案——1994年,她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央视主持人工作,远赴重洋到美国,开启了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学习。

她阅读大量的书本文献,参加课堂实践,向同业前辈提问,尤其是硕士阶段主修国际传媒,让她形成了对世界、对主持人职业、对自我更真实、更立体的认知

2001年《杨澜访谈录》开播,这个栏目是中国电视史上最早,也是持续播出时间最长的高端访谈节目

她前后采访了国内外近千人,有领导者、思想者、创新者,也有新闻话题的当事人。在22年的采访生涯中,她提问了上万次

她在这本书中写道: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曾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22年的《杨澜访谈录》,上千位人物,上万次提问,就像是撞上在反弹的过程,那些新奇的,幽默的,感动的,困惑的,深刻的,忧伤的,热情的,痛苦的,愤怒的,宽容的…渐渐的勾画出这个时代的缩影,也让我看到自己。

提问,可以说是杨澜老师一生的姿态。

她用这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她通过提问,去理解和连接更多的人,更大的世界,也通过提问不断地碰撞反弹,看到了“自己”


图 | darius-krause

【2】

人生是一场开卷考试,

提问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别人的答卷


什么是好的提问?

杨澜老师说,好问题并非是正确的问题,而是一个可以用来理清下一个问题的问题。

有个问题人人都要面对:“你为什么活着,又将怎样活着?”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本身,就在回答这个问题。

老天爷是个宽容的老师,不管我们给出的答卷是什么,他都照收不误。

提问,可以帮我们打开另一扇窗

在我们感到困惑难解、绝望无助的时候,别忘了,人生是一场开卷考试,你不知道怎么答这道题的时候,可以看看别人的答案

杨澜老师采访的这些人,大多数都用自己的半生经历,书写了他们的人生答卷。

杨澜:“有一天您先离开这个世界,您希望翁凡再嫁人吗?”

杨振宁:“作为年老的杨振宁,我会跟翁帆说,等我将来离开这个世界,你可以再结婚。但是年轻的杨振宁却不愿意这样。”


杨澜:“你从来没有想过留下一部东西给后人吗?”

陈凯歌:“没有。过去就有这样的,叫一本书主义,一部戏主义,我是特别窃笑不已。你以为哪个作品能够传给后世?没有

你以为众人站在一个小玻璃框前头看蒙娜丽莎的时候,和达芬奇或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大师产生了心灵共鸣吗?没有

他们为什么站在那儿?排着大长队?作为艺术家来讲,你觉得特别振奋,说你看有这么多人来看这件艺术品,为什么?”

杨澜:“起码大家欣赏嘛。”

陈凯歌:“错,他们什么都不欣赏,他们欣赏的是这点名气。


杨澜:“为什么要将王小波的墓地选在这个公墓呢?”

李银河:“我们找了好几个墓地,都是横平竖直,特别整齐,我觉得这不符合小波的个性,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是要特立独行,怎么也得与众不同”。


杨澜:“您认为成功是什么?”

安德鲁·格罗夫说:“成功在不同的时期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当我是一个难民时,我的成功就是逃出去;当我上大学时,我的成功就是考出好成绩……

成功就是做好下一件事情。”


人一辈子只能选择一条人生道路,凭一己之力能经历和领悟的事情太少了。

但是通过提问,我们能看到别人的人生答卷,能收获不一样的思考和看问题的角度。

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看采访类节目的原因。看采访节目也好,看书也好,看影视作品也好,都是在翻阅别人的人生答卷

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图 | cottonbro


【3】

相比于对方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对方愿意说什么


杨澜老师花了大量的篇幅在讲怎么提问

场景化提问、共情式提问、假设式提问、转场式提问、阐述式提问、质疑式提问、委婉式提问、留白式提问、结语式提问。

但是,在所有提问之前,她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关系原则

什么是关系原则?

她引用了《人际传播实用学》中的话:

任何谈话无论多么简单,都包含两种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

想要达到正常的信息交流,就要找到一种合适的关系,即我们常说的谈话氛围

记者要有能力判断,对方究竟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中,才愿意吐露真情,倾心交流

记者要对促进这种信息交流的“关系”十分敏感,并有能力去把握和营造这种关系。

换句话说,相比于对方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对方愿意说什么

只有对方坦诚相告,我们获得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被刻意隐瞒、刻意删减的信息。

那要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一点呢?

第一,共情。

什么是共情?机器能够轻易的说出我爱你,却不能体验恋爱中怦然心动的美妙感受;能注视一个婴儿,但代替不了妈妈看孩子的眼神。这就是共情能力。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体会一个人的情绪,是完全不同的

共情其实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需要给予对方积极而真诚的关注。在人性的坦诚面前,人与人之间交换的往往是超预期的真诚,这是人类彼此取暖所共同需要的“燃料”

第二,修复关系。

记者有时候会采取委婉、迂回的提问方式,去触及难以接近的敏感话题或隐私话题。

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各自的仓皇与狼狈。在提问中,比掌握话语策略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敏感又柔软的心。

即便是以委婉的方式完成了敏感提问,触及的也还是他人的敏感区域,所以优秀的提问者一定会积极地去修复和弥补,以回馈被访者的信任。

第三,倾听沉默。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指出:遭遇他人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者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的去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有一句佛教格言也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让我们学会倾听沉默,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倾听沉默,就是倾听灵魂之歌。”


图 | lisa-fotios


总结完这三点,忽然对之前看过的很多采访节目,有了新的体会和认知。

难怪在采访中,经常看到主持人在提问后,耐心地等被采访者思考或者回答,镜头总是会切到被访者身上,有短暂的几秒钟,没有语言,没有声音,也没有关系。

难怪在采访中,主持人总是小心翼翼地用一些关键词,“轻轻地”触碰起被访者,如果发现对方的情绪不能承受,立马真诚地表达歉意并绕开这个话题。

难怪在采访中,主持人总是会分享自己和被采访嘉宾都有的相似经历,大家一起笑着回忆,那就是一种共情,让对方知道——我能体会你的情绪和感受,因为,我也经历过。


图 | 《十三邀》对话高圆圆


总结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最深刻感受:

第一,提问是一场碰撞之旅,不断地发问碰撞才能看到自己。

第二,人生是一场开卷考试,提问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别人的答卷。

第三,相比于对方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对方愿意说什么。

整体而言,这本书还是触碰到了心底很柔软的地方。和梦想有关,和世界有关,和人生有关,和自我有关。希望这本书,你也会喜欢。❤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澜《提问》:22年采访了上千名人物,杨澜的“提问”之道都在这本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