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进化了几百万年,谁还是个弱者?

我们似乎总有个错觉,以为动物比植物更加进化完全,因为动物能动,能跑,能趋利避害,而植物只能静静的站在一个地方等待命运的摧残。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沾沾自喜于农耕文明总是在历史趋势上包容同化游牧民族,因为农耕文明恒地有产,在物质的积累基础上才能发展出现代社会的上层建筑。

所以细想一想,说不定人类在自以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其实是被植物驯化了呢?

著名的《人类简史》中就有一个这样的猜想:或许小麦才是这个地球的统治者,本来只不过是一介野草,艰难地生存,利用了人类对于淀粉的喜好,现在早已遍布全球,将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小麦才是这场“宫心计”中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如果以为这个猜想荒谬可笑——毕竟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而小麦这样的植物所处的是底端——那恐怕太过自大,植物比你想的更强大。它们不仅能与天斗、与地斗,与植物、动物、甚至人类斗都没在怕的。真遇上生化危机,“植物大战僵尸”的场面还说不定真能活久见。(手动狗头)


这本《植物战争》的作者从德国约三千种野生植物中精挑细选出来25种植物,与其说是介绍25朵奇葩,不如说是介绍25种、甚至拓展到更多种植物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策略。


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是在书名中战争两个字吸引来的读者,恐怕要失望了。因为这一场横跨百万年的生存之战没有硝烟,找不到实体的战场,可能深埋在地底,或许飘散在风中;看不到兵戎相接,这武器可能是匍匐蔓延的根,是随风摇曳的叶,是灿烂夺目的花;战争的对象是天是地,是风是水,是其他的生物——这场战争的名字就叫“生存”。


语言非常平实,兼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和作家的娓娓道来。在这样一个追求点击量、被标题党包围的文化氛围中,这样平平淡淡、返璞归真的叙述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书中还配有精美的手绘图,读者可以对介绍的植物有个直观印象。装帧也精美,镂空腰封正好露出书名,配的三张植物的彩绘卡片也可以更换着插在此处,每天都给书带来一个新的面貌,值得收藏。


这样的书就适合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伴一缕茗香,安安静静地沉浸进去。


阅读本书你可能需要的知识储备


通读整本书,作者的知识渊博不仅体现在植物学上,还牵涉到了动物、矿物、地理、历史等等多重学科。其他方面我不敢多说,植物学这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帮读者们再回忆回忆中学生物学基础,更能读明白些。


*首先是生物分类学。


书中频繁提到“科”、“属”之类的名词,我们可能需要回忆起“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顺序。

简单说,生物两界分法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植物界中又分为16个门,包含低等植物如藻类,高等植物如苔藓、蕨类等等。

在高等植物中又有两个门为我们熟悉,就是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这两个门的植物会产生种子,因此统称为种子植物。

而被子植物,也就是本书中作者频繁提起的“显花植物”,本书介绍的25种植物全部都是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门之下又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

纲之下就是目。

目之下是科,一个科的植物通常有更多的共同点,就像一个大家族,科的英文名就是Family。在植物学中更多的是提到科,很少提到目和目以上的纲。

再之下就是属和种。同属的植物亲缘关系更近,具体到种那就是同一套基因和血统了。


*其次是林内的双名法。


书中每一种植物的中文名字下面写着一行拉丁字母,那就是这个植物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名称,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的是属名,后面是种名,就像一个人的姓和名一样。同属的植物属名相同,就像一家人姓一样。书写的时候需要斜体,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


这种命名的方式是由植物学家林内首创发明的,因为拉丁名是一种不再会发生变化的语言,可以确保命名的唯一和精准。


*最后,关于中文名字的翻译。


拉丁名是唯一、准确的,可以在维基百科上搜索,得到关于这种植物更多的信息。

而中文名的翻译没有那么讲究,书中对于某些植物名称的中文翻译可能并不是这种植物的中文学名。

况且有一些植物没有在中国发现,也就没有广受认可的中文学名。也许译者为了行文的需要,翻译了与其英文名或德文名相近的中文名字,有的在注释中标出了,有的没有。

因此如果对书中的植物感兴趣,也不要拿中文名去搜索噢,可能搜到的是另一种植物。(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进化了几百万年,谁还是个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