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但白居易那“一瓢”,一生未取;为什么

一,读书与深爱

都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可是白居易的一生,始终没饮到这一瓢。

唐朝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时,安徽宿州符离村,白居易十九,湘灵十五。湘灵是他的邻居,美丽水灵,是个喜欢笑的女子。她眼中的“大白哥哥”,跟村里其他的男孩子不同,其他孩子在疯玩,却在母亲的教导下在家里读书。他不仅学会了子曰诗云,还学会了写情书,——自学的。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这首《邻女》意思是:妹妹你比小仙女还要漂亮呢!唉,哪里才能再看到你在碧纱窗下、绣床前逗鹦鹉玩的萌萌的可爱样子啊?

湘灵心头犹如有小鹿撞,脸早已红了。眼睛灵动顾盼,心中不知道有多么喜欢她的“大白”哥哥。她虽然出身贫寒,不曾念书,但她的大白哥哥给她读的诗句,她都能听懂!白居易尽其所能把这首情书写得通俗易懂,让这个可爱的邻家小妹妹懂他的心思。

当时,白居易的母亲在白家兄弟的求学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予了他们几个兄弟严格的教育。

在母亲眼中,儿子志不在乡村,怎能找一个出身贫寒的乡野村姑?这个苗头,她要掐掉。

但一向听话的白居易,这次不听了。大白和湘灵也许还不知道这就是爱情。他们只知道,他们彼此日思夜想,诉不尽相思苦。

但,他不听也得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规矩。

贞元九年,白父迁任襄阳别驾,母亲决定全家去襄阳。

离别,很难。尤其是在偷尝禁果、私定终身之后,更难。“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那一刻,犹如生离死别。但最终,离别。

到了襄阳后,贞元十年,白父去世。他回符离丁忧。丁忧结束,他已二十五,湘灵二十一。他向母亲再次请命。

母亲说,我们白氏宗族光大要靠你们了,结婚当然要找一个对你仕途有帮助的对象啊,否则,百年后,我如何见你父亲?

绝望。他写诗《长相思》说,湘灵“愿作深山木”,要跟他“枝枝连理生”。可他终究越走越远,即使一步一回头。

二,功名与不舍

从此,压抑情感,埋首功与名。先是二十七岁通过乡试。二十九岁赴长安,中进士。三年后,参加吏部“拔萃科”考试,又是榜上有名。

当年元稹与他同考进士,同科及第,两人从此相识,相知。他们一辈子的好基友模式,应该是从这里开始的。

白居易说:“喂,你昨晚睡觉梦中怎么老是叫‘嘤嘤嘤’的干嘛啊?”

元稹长叹一声,讲起了六七年前他在普救寺和崔莺莺的那一段往事。元稹这厮,当年不仅做了,而且也写了。《莺莺传》其实早已尽城皆知。

可当他听到白兄跟湘灵这段情的时候,元稹也不觉痴了。两个男人言及心酸处,各自垂泪,彼此安慰。纵贯他们一生的友谊,从这里开篇了。

贞元十九年,他被授校书郎一职。是年冬,回到符离老家。那时候,他三十二,湘灵二十八。他再向母亲请命。依然不允。

白居易去见湘灵。湘灵未语先笑,未笑泪流。这个从来爱笑的女子,等了他十三年。她送给他一双鞋子。白居易郑重收下,只是无语凝噎。此去一别,也许再无见面。

回京城。

有一天,好友王质夫在跟他聊天的时候,谈到唐明皇、杨贵妃事,说这样的爱情悲剧,非得要有才有情如白兄你这样的人才能写的出来啊。

公元807年春,《长恨歌》出世。这一首经典名篇,妇孺皆知,兹不多讲。

我们只看看后面几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恨绵绵无绝期!无论是杨贵妃,还是崔莺莺,还是湘灵,都是长夜漫漫,却此情无可待!所有的温爱,只在追忆中。这哪里仅仅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呢?!

他若不把心中之痛融入诗中,如何能写出这样的传世动人之作!世间种种爱情故事,人物时间地点不同,但那流经岁月依然难弃的爱,却是相同的!

元和三年,他三十七岁,授翰林,做谏官。

他终于结婚了,娶的是京城杨汝士的从妹杨氏。她家门第在白家之上。白母欢喜异常。

杨氏希望他当大官,一家子荣华富贵多好啊。于是他又写《赠内》,苦口婆心劝老婆:你看陶渊明、梁鸿等古代贤士,他们的老婆都不嫌他们穷,都能“偕老同欣欣”呢。白居易的意思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现在这个位置,你让我急于致富,这不是要我乱来吗?

事实上,他确实让杨氏失望了。因为三观不同。

他屡次犯颜上谏,官职波动很大。杨氏与白居易貌合神离。他心中悲苦。孤苦难忍之时,摩挲着那双湘灵赠给他的鞋,他良久不语,潸然泪下。

元和六年,白母去世。他也已四十岁了。他写《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

还在想着湘灵!

之后,因对武元衡被刺事件发表言论,他做了出头椽子。朝廷里一干宵小正好发力除之。他被贬至江西九江。那里,他不期然遇见了湘灵。他四十四,她四十,双方各有家室。相见时。两人相拥,抱头痛哭。

二十五年的时光,再难穿越。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三,影响与启示

这段被强行切断的两情相悦,具体而言,对白居易至少有三点影响:

第一, 他对世间女子的伤心事,有着极为敏锐的感知和深切的同情。

他一生创作中,反映女性命运的诗作不少,对女性命运深度关切,并涉及了各个阶层的女性。当然,这也是他拥有一支庞大的女性粉丝群最重要的原因。

此类作品最典型如《琵琶行》、《母别子》等等诗作。《琵琶行》中,一个失意官员,一个沦落娼女,在痛苦面前,他们同感悲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拉近他们的,是求而不得的真情。

写琵琶女,以及写任何其他不幸的女子,诗句里面的痛惜,哪里就没有他对湘灵的痛惜?两情相悦,却被强行拆开,这样的痛不可能不渗透到他以后的生命里,他以后的诗作里,和他以后对女性命运的关切里。

第二, 他 在诗歌表达上,遣词造句,力求平易近人,简单易懂。

宋朝曾糙《类说》说:“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

为什么要请老婆婆来听?其实这种习惯早就发端于他少年时写情诗的时候。他早年就已经在思考,如何让没有读过书的女子来听懂他的诗歌。这一点,无疑是湘灵启发了他!

第三,白居易滥情多爱,为人诟病。

但是,这也与心理学上的一种过度补偿理论有关。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者心理的缺陷,可通过过度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他一生对湘灵念念不忘,却渐行渐远,但又始终无法释怀,和杨氏结婚后又三观不合,又有元稹这样的风流人物做好友(不好意思,元稹兄你躺枪啦),于当年开放的社会风气中,白居易日益放荡不羁,为后人所诟病,也就难免了。

网易云有一则热评说,

当一个女人错过那个她最想嫁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挑剔。

当一个男人错过那个他最想娶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随意。

原来如此。我懂了。

白、湘悲剧,至少给了我们现代人三个启示:

一, 父母不必强行介入子女的婚姻。

二,自己寻找配偶也一定要擦亮眼睛。白居易娶杨氏,三观不合,彼此都痛苦。当然,在当时,他的调整空间实在有限;但现代人当鉴之。

三,当很多事情求而不得时,如果我们用灵动深情的文字来抒发性情,那不知会留下多少佳作。但如果在滥情上面补偿,在唐代的文化背景下似乎还行,但现在,恐怕就不行了。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


参考书目: 刘小川 《品中国文人》(一)

杨志贤 《白居易》

知乎答主 陈舞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但白居易那“一瓢”,一生未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