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共读群的几点思考|六分之一

(本文共计2633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全世界每三十秒钟左右就会有一篇论文被发表,但是,我们发现真正有“养份”的东西大部分仍然是在有意义的书里。

所以,阅读依旧是你获取有用知识的不可替代的方式。

可是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却处处是障碍:时间少、读不懂、缺乏耐心等。为了应对这些障碍,很多人选择加入一些共读社群。

一、共读社群好在哪里?

1、同频相吸

在身边人读书越少的时候,越希望能碰到和自己有同样爱好的人。通过共读群,可以更快捷的找到和自己有相同想法、观念的人。

2、挖掘出最合适的资源

现在的书易得,但是同种类型的书太多,荐书的各种号也多,广告铺天盖地纷涌而至的时候,如何找到最想读的那本,如何不浪费多余的精力和时间,那么通过一些靠谱的主题共读群,无疑是条终南捷径。

3、获得反馈,收获成长

看书是在和作者交流,但往往多数都是单向的,大多数情况下不能随时随地和作者沟通。

但通过共读群提供渠道,带来更多的交流,交流多了,大概率下会收获更丰富的反馈,也就更有利于拓宽我们的见识,促进我们成长,也让生活因为读书变得更有光彩。

所以,建立一个共读群是一个好办法。

然而问题在于,一直以来,共读社群很多,可真正能长期持续下去的优质共读社群少之又少,我自己也曾经是读书群的群主,坚持了四年多,但在群里我们都是各读各的,然后随性打卡。没有反馈,没什么监督机制,群不可避免地逐渐走向沉默。

于是我在思考:怎样的共读群,才是真正有价值、能持续的。

二、一个理念前提:有方向地阅读

人都有一种分享的欲望,特别是看书的过程中,会思考很多,当自己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总想找个好友一吐为快。

但我发现,一起读书其实真的有点难,看书是一个太个性化的事,我和我的朋友算是每年一起看书,但我俩每年的相同书目也就3本左右,有时候甚至更少。

我们几乎没有约定好固定书目,再一起读的情况,有时买好了纸质书,却没有共读。互相推荐的书,阅读时间却并不同步,好在看的都是经典,谈起的时候也能回忆一些出来。

我们只有两个人,都如此困难,那想要打造一个共读社群,岂不是更难?

因此,想要做一个共读社群的主理人,我想应该首先思考一下:自己的社群是做什么用的,共的是什么。

是准备所有人共读一本书,还是同主题,大家共同进行思想碰撞,还是无主题,大家来发散?

对此,我个人的想法是:共读同本书为主,同主题其他书籍为辅助。

在我看来,读书终究是为了作用于生活中。无论是心灵上的慰藉,抑或是解决现实问题,它始终是“有作用”的。

所以,我们可以更有方向地阅读,比如我自己,今年的阅读目标是少而精,我计划更深入地研究《正面管教》并真正让它落地:到孩子,到课堂。

于是我和好友阿蓉约定一起阅读,以六周为期,每周规定一些内容,并每周固定交流,在生活中运用与反思,并能做些输出。

这是我们的愿景,但我相信,当我们阅读到某一个环节的时候,我们会需要同类型的其他书目的支持,才能帮助我们把这本书读“厚”

因此,共读社群可以以某一本书为维系,先把这本书读透、读扎实。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辐射其他书目,对这本书进行补充。

就如古典老师所言,把同类的书籍集中起来,横向对比,纵向深入,这样能够有更全面的深入的理解。

三、要使共读群长久、有价值的几个方向

真正要让共读社群长久且有意义,还需要在几个方向上做坚持:

1、纯粹的读书理念

什么叫纯粹的读书理念?

共读社群的共建者和长期参与者,他们进群的目的就是奔着让读书更加滋养灵魂,浇灌人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自我。

有了这个理念,读书的选择、交流的话题,以及带来的思考便是真正能保持清醒理智,也更能够对自己人生有助益的了。

2、目标一致、死磕成长。

关于读书的好处,想必那些愿意加入共读群的小伙伴都是明白的。

一群人共读、精读,可能是让你爱上阅读非常好的捷径,起码它会倒逼着自己去学习,去与大家保持同频共振。同时,一定要有输出,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我在想,只有在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群圈子里,每天都相互传递自己身上的正能量,你鼓励我,我激励你,就会与爱一起成长……

3、轮岗监督机制

共读社群建立以后,采取读书会成员轮岗监督方式,实行线下或者线上读书打卡,实现真共读,同时设定阅读后的输出时间,比如读书十天,一天输出读后感,通过建立这种输出倒逼输入的监督反馈机制,促进读书会的活跃。

既然是共读群,肯定每一位小伙伴都会参与进来,读书可以分为领读、共读、精读及分享感悟等几个步骤,这其中感悟是最重要,也是最后一公里能否落地的关键。

只有每个人把书本吃透、理解透,用自己的话说给小伙伴,用自己的看法和经历给遇到类似问题的小伙伴解疑释惑,才能发挥出一本书的真正价值。

4、线上定期讨论

同时采取线上定期讨论的方式来交流每一个人对某本书的看法,加深对书的理解。

类似于我所在的六分之一创作社群采取的线上定期讨论方式,每周日晚九点我们社群对本周原创文章进行点评交流,通过这种定期的讨论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同时增加了成员之间的信任与亲切感。

5、严格的奖惩制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这是由我们的天性所决定,很多共读社群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与奖惩没有坚定执行到位有很大关系。

所以,对优秀内容实施奖励机制,对不按时打卡或者输出内容的成员予以惩戒,不能手软,要知道现实情况就是:读书本身就是极少数优秀的人能长期坚持的事。

(小贴士:群规除了这些读书的要求之外,还需要制定一些我们不能做的事,以及管理团队最好多设置几人,对突然的矛盾、特殊情况的处理,都可以有商有量,从容应对。)

6、温情的读书氛围

规矩之上,还要有温情

社群必须有自己的“规矩”,奖罚分明,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但除了找到大家的痛点,让大家有内动力去学习去坚持,陪伴与鼓励也必不可少。

正如同《正面管教》推崇的温和而坚定一样,规则我们要遵守,不可破,毕竟我们需要尺度,无规矩不成方圆。

但,我们在规则之外,还可以有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鼓励大家继续坚持,比如漂流书、优质书评推荐、最美读书人评选等等。

以下是我草拟的几点群规,旨在从易到难,相互陪伴。林医生说:今年是戊寅年,所以我们立群名为:“与寅成长”。他感叹道:十二生肖轮一遍,不知道能成长到什么程度。这也是我在期待的十二年成长之约。

如果看了我们的群规,有伙伴符合条件,并想和我们一起共读的,可以私信我~


读书不一定能让你功成名就,不一定能让你前程锦绣,但它能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希望我们都能用心读书,感悟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成立共读群的几点思考|六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