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故事和小说的区别。
故事和小说的区别在于:故事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和连贯,而小说的重点是塑造人物。小说可以展开大篇幅的环境描写,而故事这样写就会使情节停滞。但小说无论长短,都以“讲故事”的方式存在着,而“故事”的讲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说的成色和形态。
一句话:小说是故事的更高级形式。故事是发生了什么事,小说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丹提·W·摩尔在《故事处方》一书中提到“隐形磁河”的概念。他认为:无论你希望创造一篇优秀小说,还是提高文学水平,都可以用“隐形磁河”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小说是否优秀。
“隐形”:隐藏在故事中的核心以及读者内心深处的深层次需求
“磁”:贯穿整个故事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元素
“河”:故事像河流般蜿蜒曲折,迂回向前的结构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练习写小说的几个要点
1 主体搭建
说到主体搭建,有人会问,我们是想好了再写,还是先写了再说呢?
按照传统做法,肯定是想好了再写,但美国女作家娜塔莉.戈德堡,在她的代表作《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作》中提出随性写作的概念,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持续输出毫无价值的文字也挺难的,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不会允许自己长时间保持无聊,它一定会换着花样想出新点子让自己琢磨,即使我们睡觉了,潜意识都会帮我们琢磨并排序。
因此,写出的东西自己会成熟起来。大脑开始消化和酝酿素材的过程很像堆肥,即使你没有坐在桌前写作时,仍有部分意识在耕土、施肥、吸收太阳热能,为这株植物的成长做着准备。因此,只要你持续地写,越写越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不需要想明白了再落笔,而是在写初稿的时候,尽情挥洒,随心所欲。然后,写不下去了就搁置一旁,再开始一个新的故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回去看看那个一时之作有没有可能孵化出一个故事。其实,很多好故事都是在后期修改时完成的。
设计故事线是在创作过程中得来的,写之前苦思冥想出内核的是少数人,绞尽脑汁地去设计,去追求一个完美的故事,很容易使大脑凝滞,因为,我们总是期待太高。其次,一个故事,在开始落笔前,很难真正进入你的潜意识,这是人类的思维习惯导致。
小说《张南山》在收获上登出后获得好评,但作者说:它并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作品,也许从一开始就错了。错在“主题先行”,错在“有意为之”。错在,它并不是我内心里非写不可的作品,而是自己“应该写”的作品。
有人问作家刘亮程:“你的经历太有意思了,怎么没写进书里?” 他说:“凡是我能说出来的,都不会写成文字。那只是一个故事,尽管真实可信,讲出来也好玩。但是,这个故事太实在了,它没有生长出更多的意义。所以它还不是文学。我要写的,必定是说不出来,也没法跟别人去说的那些事情,是不可言之言。即使写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在时间中长成了另外一个。一个作家的内心,是可以养育故事的。把一个小故事养成一个大的心灵事件,便可以写出来了。”
这段对话极好地概括出了故事,小说和亲身经历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时间比喻为一条河流的话,那么这个空间就是河流上的漂浮物。时间和空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如果没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沉思,没有对意义的思考,所有的空间性的事物,不过是一堆绚丽的荒芜。好小说是时间和空间的完美统一。
我们回来接着说主线设计,写了一个草稿之后,我们用一句话把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背景简单描绘出来,再将故事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写出来,让它形成一条清晰的故事线,之后开始填充内容。
整个故事线一环扣一环,直到结尾,但每一环之间都穿在故事内核上,由内核驱动着情节的走向。
内核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和许多社会现象有关。如果无关,给读者带来的就会是距离感与陌生感,熟悉度能带来共鸣、能影响读者的潜意识,这是内核的真正的价值。
如果写手能较好地把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会产生更加真实的效果。张爱玲十七岁时,因为和继母冲撞被父亲关了起来。她把这段经历用在……尝试分析别人如何把内核融入一个个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冲突中,从中找寻我们能借鉴和使用的方法。
内核是故事的灵魂,是写作的出发点和终点,它让我们的故事无懈可击,这也预示着你的故事有「无穷大」的可能。
内核的作用之一是作为故事创作的精神指导,让我们的故事在展开时不至于偏离方向,它是灯塔般的存在。
内核的作用之二是从故事孵化的角度来看,市场上大多数需求方,当我们的作品作为一个有商品属性的产品摆在需求方面前被挑选时,故事的内核是什么,这是要有说明的。
现如今,一个故事的平均创作周期相对来说已经大大缩短,这导致故事的创作趋向于流水线作业的可能,以前的创作更偏私人化,现在的故事创作由于信息交流的超级提速和迭代,更趋向于工业化流水作业,这很容易导致作者「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现象的发生。我们知道,很多网络故事是不考虑内核清晰这个问题的。
填充内容时需要看清自身的特点,有的人天生善于虚构和想象,如果你是这类写手,不需要在选材时考虑自己熟悉的经历或场景。如果不是,需要在选材时,挑选自己经历过的场景,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写作也是说服自己的过程,你连自己都不能说服,别人读起来就会感觉很假。
当我们完成了故事的主线后,看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找出内核是写出好故事的关键,找到了内核,手里便有了刻刀,在后面修改时,与此无关的内容就很容易被一一去掉。
好的构思会像钩子一样牢牢地钩住读者的注意力。构思又像是一张路线图,没有好的构思,我们在写作时会迷路。
2 矛盾冲突
分为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
在一个故事里,真正能让人物「活」起来的,不是他的外貌神态、举止谈吐,而是他内心「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
如《半生缘》:曼露的微笑是稍微带着点狞笑意味的,不过自己看不见罢了。然后她突然想道:"我疯了。"她竭力把那种荒唐的思想打发走了,然而她知道它还是要回来的,像一个黑影,一只野兽的黑影,它来过一次就认识路了,咻咻地嗅着认着路,又要找到她这儿来了,她觉得非常恐怖。
如果一个故事里,人物没有面临过压力,没有面临过两难的抉择,对其「情节」的起伏、「人物」的塑造是非常不利的。
反之,如果能把人物在压力之下的「矛盾心理」刻画出来,读者对「剧情」的参与感更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会更丰满鲜明。
相较于「内在矛盾冲突」而言,「外在矛盾冲突」的表现形式更多样复杂,其作用也更多地指向「情节」而非「人物」。
「外在矛盾冲突」分为「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外在冲突:如《连环套》中霓喜被小情人崔玉铭和老头子窦尧芳一起耍了的那一章节。
一个故事中最强烈的冲突是其中的高潮,但是达到高潮的道路一定是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柳暗花明, 峰回路转。
「矛盾冲突」是一个故事的精髓。它们在为故事「挑起波澜」的同时,也向读者传达着作者对人生的见解与思想。
3 设置悬念
写好故事除了把握故事的节奏,不会一股脑把所有的信息都倾倒出来,还必须保持悬念。悬念也叫埋伏笔,分为明伏笔和暗伏笔,明伏笔是能让读者看出来的线索和情节,就像渔夫用的鱼饵一样。
暗伏笔藏的比较深,只有少数读者能隐约感受到,而且是在读了两遍以后,最好的效果只有作者自己知道,直到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到揭开真相和谜底时,读者才会恍然大悟,这个给读者带来惊喜的就是暗伏笔。
一坐到汽车里面,就可以明白了,鸿才刚才为什么跑到另外一间房里去转了一转,除了整容之外,显然是还喷射了大量的香水。
“马路上有汽车驶行的声音,可能是鸿才回来了?汽车一直开过去了,没有停下来,她方才放下心来。为什么要这样提心吊胆的,其实一点理由也没有,鸿才即使是喝醉了酒回来,也决不会走错房间,她住的这间房跟那边完全隔绝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一直侧耳听着外面的汽车声。
怎么会忽然的又想起那一幕?因为好象又嗅到那强烈的香气。而且在黑暗中那香水的气味越来越浓了。她忽然觉得毛骨悚然起来。 有人在这间房间里。”
上面这段暗伏笔写得太精彩了,几乎让读者毛骨悚然,作家用一种特殊的香味,联想到有人在屋里,又为故事的发展烘托了气氛。
母亲回来了,她说曼璐病了,其实曼璐恐怕还有别的病症,不过顾太太自己骗自己,总不忍也不愿朝那上面想。这时顾太太的心理活动也暗示着隐藏的悬念。
4 修改,完善
好故事都是反复琢磨出来的,起初,故事可能不太好,放在电脑里冷冻几天后再去看,就会发现不足,再反复修改几遍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故事。可以随着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把一个故事修改成一个短篇,也可以展开为一个中篇。记住故事和小说的不同之处,后期修改时,在人物性格上下功夫,这些性格的体现都是通过具体场景和对话以及冲突来展现的。
两个写手同时开始写作,才华和积累都不差上下,那个写的好的人,一定是擅长修改的那个,好故事都是修改出来。作者也是在修改中逐渐进步提升起来的。
有人说:一部小说的创作,构思与大纲占四分之一,初稿写作占四分之一。剩下的二分之一,全在修改中。
有位作家分享了自己的修改经验:写完初稿后,要另写一个修改步骤大纲。这个大纲的目的,是给自己立下一个可执行的任务列表,让自己的有限精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修改大纲列子如下:
最后一部分略改。
第三部分增加新场景。
第四部分剧情改动。
第五部分场景张力增强。
对话雕琢。
支线与次要角色
生活细节与描述
文学性
重点润色
不难看出,写一篇小说最花时间和精力的地方是在修改上面。
讨论了小说的构思后,我们回到阅读上来。
在创作的每个阶段,都要坚持精读,精读帮我们解决以下问题:在成为好的作者之前,先确保自己成为一个好的读者。
1.寻找模板,不断帮你定义出你是谁?谁是你的分母?
2.寻找弱点,找出自己的软肋。
3 寻找出令你难忘的故事,并赋予它意义。
模板不需要多,多了容易散乱,聚焦在一个作家身上,在不同的技巧上深入剖析。
有人说,所有的写作都是重写,这话颇有几分道理。
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是以爱情为线索的长篇小说,关于这本书,张爱玲在给经纪人的信里写道:《半生缘》是模仿美国一个小说家的作品《普汉先生》,包括结尾那句:“我们回不去了。”都是直接搬过来的。
虽然张爱玲谦虚地说是模仿了《普汉先生》,但在这个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深厚的文字功夫,这些功力来自鸳鸯蝴蝶派作家对她的影响,还有张爱玲对红楼梦的深入研究,对人物的描写和场景的使用,包括家庭琐事的细微观察,都被她很好地用在了这部长篇小说里。
小说借用你的生命经验,同时在完成的过程中,又会反过来逼得你对这个世界加深认识,在你面前,打开新的窗子,获得新的视野。
我强调这一点,是想说已有作品对作家的影响有多么强大,即使像张爱玲这样的文学天才也是如此。
《普汉先生》并没有多么出名,但所有人都知道张爱玲,她的《半生缘》据说多年来稳居近代作家榜首的位置。虽然我们都在仿写或者重写,(其实很多作品都是重新写的),但是,因为生活的沉淀和思想的高度不一样,包括悟性和对文学的领悟不同,每个人重写出来的东西,都会与所仿写的东西截然不同,已经有了你的体味和气息。
有人会问,读书跟写作哪个更重要?在初级阶段,写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对写作已有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们上学时积累的,写作文就像解数学题,数学题一加一等于二,你脑子里有基本概念,但是随着你往上不断升级,如果没有一个阅读的根基,没有对一两个作家深入的剖析,就等于你在做数学题时,根本不懂高等数学微积分。
过了初级阶段的写手,要把自己聚焦在一两个作家身上,深入精读,是一个提升的重要渠道,有个网络作家特别火,他在分享经验的时候,有人问:“你读书吗? ”他说:读。“你每天日更五千字,哪有时间读书?他说:“我的手边永远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安娜卡列琳娜。一本是红楼梦。”
这两本书基本上把中西方的写作技巧都概括了,无论是心理还是在场景转化,还是人物性格刻画,还是人物对话,包括高潮的凸显。
从故事向小说转换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影子作家就想找到了拐杖。张爱玲适合生活在城市的写手,那么在农村长大的写手适合去读莫言,或者余华。精读就像我们吃透了数学公式,然后再来解题,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不一样了。
我们剖析偶像,也剖析她的写作根基,她的知识体系,张爱玲八岁开始读红楼梦,红楼梦对他是中国古典文学影响最深远的,在她的很多作品里都可以看到红楼梦的影子,第一炉香的对话,欧美文学对她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她读书时期,老师都是用英文讲课的,所以她读了很多英文原版书,在欧美文学中,少女走向社会时,她对社会的初步认知和经历,是很多小说热衷的主题。
我对张爱玲作品有收获是读到第三遍时,第一遍我只是被情节吸引了,读第二遍时,我剖开了情节,学到了一些东西,但那时在写作的实践上还没有深入。读到第三遍时,我开始注意人物的内心变化,小说的高潮和冲突,这时我不禁发出感叹,这冲突写得太棒了。一句话,当我们遇到了问题,才会对那个问题真正敏锐起来。
分享到此,如果你以为我们是在剖析张爱玲,那就错了,我只是用张爱玲来说明写作和阅读的关系,对你来说可能是李爱玲或者王爱玲。
以前我们分享时,总是说到故事就打住了,今天我将故事延伸至小说,敏感的简友都发现了,今年里迅速聚集了一批相当不错的作者,尤其是排行榜前三名的作者值得大家仔细琢磨学习。他们至少比张爱玲离我们更近。
1.形成个人的风格,需要精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一句话,找到属于自己的偶像作家。真正影响到一个人风格的,往往只有几个作家,若想学透一个作家的风格,最好的方法是研究他初期作品和成名后的作品,找出他的来龙去脉,也研究一下他所师承的前辈。
2.解剖自己,找到自己的长项和弱点,一个不自知局限的写手是不可能写好的。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的积累是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要知道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气质属于哪一类?你的才能在哪儿?有的写手一下子冒出来,让人耳目一新。那是因为他对自己有了解,有自知,会扬长避短。有的写手摸索了十年仍不见起色,那是他还没有摸着自己的脉。这点很重要。
3.模仿、摆脱、自成一家
如果你已经写了一些故事,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可以将那些故事改编成小说,在把一个故事扩展为小说的时候,思考的重点是丰满人物的性格,在情节的推进中,加入细腻的心理活动。
比如在故事中,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做事草率,性格鲁莽,在小说里,这个性格特点要有具体的事件来表达。
在改编的过程中,不断参照属于自己的“张爱玲”,完成仿写,并列,以及超越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