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一点小感悟

最近我绝大部份的花销在买书上,原来几个月买不了一两本书,这些天,有时候一天就买四五本。

读完余华的《活着》,我深深被作者的叙事才华给吸引了。文友婧姐说,余华的文字朴实易懂,于是勾起我读余华作品的欲望。看到婧姐写了《活着》的读后感,因此决定先从这本书看起。

另外,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当时是有人调侃教师的困境,列出教师必读书籍和学习历程。

第一阶段要读《教育学》《心理学》《给教师的建议》;第二阶段要读《莫生气》《佛经》《论持久战》;第三阶段要读《颈椎病康复指南》《心脏病的预防与治疗》《降压宝典》《强迫症的自我修复》;第四阶段要读《活着》。

当时只当个段子,觉得《活着》一定是一本关于苦难生活的书,可始终没读过。

前天读时,相见恨晚。心里默默有了个想法,以后只要听着感兴趣的书,一定要买来读读。

前天晚上,在我们办公室的“干饭群”里聊天,听张老师分享了《月亮与六便士》的一些内容,于是又有了想读的冲动,当下就打开手机,准备网购。结果发现这本书搭配其他书,可以整套购买,看看搭配的其他书,也不错,有我之前听说过的《断舍离》《浮生六记》《罗生门》,以及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并且整套平均算下来,价格美丽。所以我购买了整套,期待到货,读起来。

昨天在齐老师直播间,看到齐老师拿了本《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我马上搜索,发现这是套装书,共三册,又收入囊中。

加上我之前买的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现在家里书比之前多了不少。这时,有个内心声音似乎在提醒我:光买可不行,摆在家里占地方,还不如不买。我心头一紧,想起来我考研结束后,信誓旦旦地买了几百块的书,计划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结果现在它们被我放在柜子的最底层了。写完这篇文章,我就要去翻出它们,让它们重见光明。

写到这里,我想我可以先克制着点买书的频率,毕竟我现有的书够我读上至少几年(按我蜗牛般的阅读速度)。

上学时,我听同学说某某电影或电视剧不好,把原著的精华都没展现出来,还说看电影不如读原著小说。当时我不理解,觉得说这话的同学很装。现在我才发现是我肤浅了,我根本就没踏实读过几本书,所以才没体会到读书的妙处。文字表达的感情和情景,影视有时确实难以表现出。

今天,我开始读矿工诗人陈年喜的《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刚读到代序部分,便被陈年喜的诗歌《炸裂志》打动。这首诗歌的创作于河南灵宝的矿山深处,当时他得知了母亲患食道癌晚期的消息,在床边的炸药箱上写下这首《炸裂志》:

“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

借此把一生重新组合

我微小的亲人远在商山脚下

他们有病身体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

我身体里有炸药三吨

他们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在他们床前

我岩石一样轰地炸裂一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不易之处,陈年喜不挣扎,不反抗,而是承受生活给与的一切苦难,但他诉诸诗歌,正如跟拍他的秦晓宇所说,他的诗歌涵盖了他所有愤怒的表达。

最近阅读时间较多,觉得踏实不少,看来读书确实能让人静心、内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读书的一点小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