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来自何处?——《高敏感是种天赋》导读二

             

    在第一篇的文章里,我介绍了高敏感者不必为了自己的敏感而羞愧,他们自有自己的优点,在适宜的环境中,高敏感族们往往有更深刻的美好体验。这次,我们来介绍下作为高敏感的人们,我们该如何面对和接受自己,并更好地生活。

高敏感的人们,有两个大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容易感到心累,另一点,就是容易自卑,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容易心累的原因主要有三大点,第一点就是追求完美,高敏感族们容易内化自己早年时期的人生箴言,来自老师的、父母的,甚至是不相干的长辈的。书中,作者作了一个巧妙的比喻:那些人生箴言就如同我们从小使用汤勺一样,一开始是无法熟练使用的,但是,在反复练习很多次后,就不必记起的使用勺子的步骤而能够下意识地使用好汤勺。我们不需要时时刻刻谨记那些人生格言,但是它们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潜意识中,不需要记起,遇到对应的就自情景时就自动地按照要求做了。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不允许孩子说谎,每次说谎都会被严厉的惩罚,这个孩子是会慢慢养成讲真话的习惯的。当然,这是一种常规的积极的内化。

这些人生的箴言一旦被内化,没有强烈而持久的刺激,一般是无法改变的,这也是中国人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是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人生箴言已经不足以适应当今的社会和具体多变的情景了。依据着人生箴言,我们队自己的行为设定了很高的标准,作者列举了一下标准:乐于助人、热情友好、善解人意、保持警惕、周全体贴、踏实可靠、关心他人这七大标准。这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人们对自己的期待。而真的要时时刻刻满足这些要求的话,别说是现实中的人们了,即使在文学作品中也很难看到。唯一比较贴合这些标准的,我只想到一个文学形象——秦可卿。她的品格几乎涵盖了以上所有的标准,但是确实一个悲剧人物。倒不是说这些标准不好,而是太好了,以至于已经超越了常人的范畴,只能是一个完美的意象,而无法实际存在于现实中。就像是有些作家写的作品中,人物形象美则美矣,却没有真实的人们所拥有的缺点。

文中有一个关于自尊和自信的分析,非常的经典。作者把自信定义为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的信任,而自尊的人们是对自我的核心认知,对自我综合价值的肯定。简单的来说,高自尊的人们是对自己恒常的信任,而高自信的人们对自己的信任来自于自己的能力和行为,这个是常常变动的。于是,高自信,低自尊是高敏感族人们的主要特征。

因为低自尊,于是又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去吸引别人的喜欢。然后,高敏感族们不清自己被别人喜欢究竟是因为自己的高标准的付出,还是因为自己本身,于是又开始怀疑自己,陷入低自尊中。于是低自尊和高标准互相强化,高敏感的人们常常陷入低自尊——自卑中难以自拔。于是,我们常常发现一种现象,高敏感族们常常委屈自己而去讨好他人,以获得认可。当然,这种付出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回报,一些人们会因为你的付出而被吸引而来。但是这个时候你又是不清楚这些友情或者其他良好的关系究竟是因为你本人还是因为你的付出。这种不确定会加深你对自我的信任,变得更为自卑。

书中,作者实际上也给了我们解决的方案——找到合适的方法适当的降低对自我的要求。这会让我们降低自己的焦虑。而这就需要读者大人们自己探索了。最后,作者为我们总结了最好一句话——做真实的自己,你会拥抱崭新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敏感来自何处?——《高敏感是种天赋》导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