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事件:比教育孩子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这点!

这两天,关于唐山烧烤店暴力打人事件的恐怖视频,全网传播,阅读量很快超过了20亿。

所有人都在关注这起事件,关心被打女子现状,关注施暴者是否全部被逮捕受罚。

这件事为什么让大家这么愤怒呢?这是因为这起事件让我们震惊,让我们惊恐。

我们震惊于:国家扫黑除恶多年,唐山这帮狂徒,竟然如此无法无天,不知收敛。

我们更惊恐于:如果我们不反抗呐喊,那有朝一日,落在被打女孩身上的拳脚,也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噩梦。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那个深夜在烧烤店吃饭被无辜暴打的人。被打的人是我们,我们正是每一个她。同情他人就是同情我们自己。 

我们希望法律能够保护我们,严惩施暴者,让我们不至于成为下个热点事件的受害者。

这个社会呼唤正义,没有人活该被践踏,被伤害。

每个人也都应该为自己行为付出代价。如果我们漠视、置之不理,那么那个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也可能是我们的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但习相远。此次事件中的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孩子如何教育,不让其成为受害者,更不要成为施暴者。也成了很多父母和教育者关心的话题。

在传统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总在强调忍让、听话,强调保护好自己、不要被别人欺负,却忘了首先要教会孩子不要去欺负别人,伤害别人。

中国公安大学著名教授李玫瑾,在谈孩子被打问题时,她说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怎么防止孩子被伤害。另一方面,是教育孩子不去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

防止孩子被伤害,我们有三点要做到:

一是,加强锻炼。从小坚持锻炼、爱运动的孩子,他就有爆发力,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欺负,相反,孩子如果从小不锻炼缺乏力量,人家一推就倒,下次还会被推。

二是,学习一点防身术。适当学习一些防身知识,可以适当的保护自己。李玫瑾的父亲就曾教会她许多,比如别人从后面抱住你,你可以狠狠地跺他的脚趾头,又比如一些反关节的方法,到现在她还能熟练运用。

三是,教育孩子勇敢面对。很多调皮的孩子在欺负别人的时候可能是无意行为,但是当他发现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强烈反抗,很好欺负后,就会在这种欺负行为中得到满足,得寸进尺。

因此,你要告诉孩子一味的忍让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教育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不满。敢于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态度,制止别人的侵犯。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告诉孩子——不要欺负别人,不要恃强凌弱。

根据研究表明,总爱欺负人的孩子往往有以下特质。他们经常:

•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或尊重;

• 在其他地方被别人欺负,所以想要通过同样的方式重新获得控制权;

• 感到不安,有戒心,认为别人的行为比实际更有敌意;

• 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的情感所造成的影响。

如果发现孩子欺负别人,父母也不要马上责备孩子,不妨耐心地听听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孩子的想法,清楚明了地告诉孩子:我非常乐意听听你的说法,但我希望你能够说实话。

先清楚事情来龙去脉,找到被欺负的同学家长或者其他同学、老师,掌握一手信息,确认事实,然后与孩子交谈。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别人这样欺负你打你,你感受会怎样?你今天欺负别人,总有一天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是不是也可以欺负自己?

要严格界定,欺负别人是不对行为,不能够因为自己比别人强壮就去欺负别人。遇到冲突,可以用其他积极的方式去沟通和解决,引导孩子去客观分析这个事情,区分出自己的对和错来。

临床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卡罗瑟斯认为:“父母要认真想想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对伴侣说话的方式以及处理愤怒情绪的方式。要实事求是,仔细想想自己是否能够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父母也要思考注意自己日常的行为,以身作则。

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确欺凌问题发生后的行为后果,比如让孩子去亲自认错,勇于承担责任,作为处罚,剥夺孩子的某种“特权”……不过要给孩子机会,鼓励他通过积极的行为重新赢回“特权”。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防止欺凌行为的发生。这4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是,为孩子提供观察他人、合作、帮助行为的机会。鼓励孩子通过参与拥有共同目标的互动进行同伴互助,这些合作活动能够教会他们合作并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和可取性。

二是,不要忽略攻击行为的干预。发现孩子有攻击行为,父母和老师要进行干预,明确说明通过攻击行为来解决冲突时不可取的。

这期间,千万不要用打骂行为来干预,这只会加重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不利于处理问题冲突,甚至会出现“有样学样”。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其他解释,这对于那些具有攻击性和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看得比实际情况更具有敌意的孩子尤其重要。

三是,监督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证据表明,观看暴力电视剧和动画片可以导致孩子随后攻击水平的上升。父母除了对孩子这些信息观看渠道的把控,更要鼓励孩子多观看提升培养孩子道德水准的节目。

四是,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感受并自我控制。

当孩子生气时,他们应该知道怎样用一种构建性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感,告诉他们一些具体的事情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我知道你因为不能一起玩生气。告诉小伙伴你也想玩那个游戏。”同时,应该告诉他们为什么某些行为是适当的。

儿童心智研究所的压力与康复项目主任杰米•霍华德表示:“儿童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并不能反映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还在摸索中前进。他们还是好孩子,只是犯了一些错误。

父母和老师都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让孩子获得想要的安全感,引导孩子正确释放情绪。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能够调节自己情绪并且可以使用语言来协商争论时,攻击行为频率和持续时间也会有所下降。

五是,找些相关书给孩子阅读。“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经常读好书的孩子是学不坏的,会阅读的孩子,可以把自己教好。他们从书中可以悟出为人处世道理,明辨是非。阅读给了孩子教育的素材和案例,教会孩子去遇到同类事情处理的办法和能力。

孔子有云,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适用。

对孩子教育也是一样,教育孩子不必站在道德至高点,但一定要坚守住道德的底线。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成为欺凌的受害者,但是更不希望孩子成为施暴者。自己的孩子自己一定要教育好,自己教育不好,别人或者社会帮你去教育,但是成本会是几倍于你自己付出的成本,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山打人事件:比教育孩子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