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们如何阅读?六大原则、两类书籍,将知识内化为核心竞争力

文/辣妈Abigale

精英们如何阅读?

曾活跃于电通、BCG的世界知名猎头公司KORN FERRY资深合伙人山口周,为此专门写了这本《阅读变现》。他说:

撰写此书,是为了将我至今通过实践所获得的“读书与工作相联系的方法”传授给那些“虽然也算读了一些书,但总感觉自己无法将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性活用到工作中”的人们。

本书也是打造个人知识IP的实用型阅读指南。

不同于一般阅读指导类书籍的严肃枯燥,这本出乎意料地轻松好读,而且有高度,有干货,有让人“哦,原来是这样”的电流闪过。

你关于“阅读对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实际帮助”“如何通过阅读变现、打造个人知识IP”“怎样阅读才是最好的”诸如此类的疑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咦,这可能是写在你心上的一本书。

01 所有的一切,都通过“自学”获得

山口周大学及研究生时期所学的是美术史,却在20多岁时先后入职大型广告公司和外资系战略咨询公司,并在商业领域出版多本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山口周从年纪轻轻的35岁开始,便以教员、讲师的身份在日本GLOBIS等各类教育机构、商学院授课。

他从来没有在商学院系统地学习过经营学,却走上了一条和美术史完全不相关的道路,且能够跨领域获得成功,他说“我所掌握的一切都是自学获得的。”

他认为,阅读能否与工作构成联系,关键看“读后”,而不是阅读量。

通过读书获得知识,就好比厨房为料理而进行备菜。厨师不会把准备好的食材直接端给食客,而是先把食材收进冷库,然后根据客人的需求去组合不同食材,料理出美味的菜品。

阅读也是如此。先将从各种书籍中获取的知识储存起来,然后依据不同的需求,将这些知识进行组合,从而生产出知识性成果。

02 “阅读与工作相联系”的六大原则

原则1:为收获成果而必须阅读的“两种书”

如果一个人想要提高可持续的、高级知识生产力,就应该读两种书:

1)扎实地阅读商务类书籍中的“名著”;

2)阅读通识类书籍。

原则2:一本书,读两成就够了

大多数人在开始读一本书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坚持把它从头读到尾。但这种做法效率很低。

“帕累托法则”告诉我们,从一本书中所得到的80%的知识,其实都来自于全书20%的内容。

一段的开头倘若没有令人心动,就果断跳过吧,通过“目录阅读”及跳读,找出“看上去最有趣”的一章开始。

原则3:把读书想象成“投资股票”

将读书当做一种投资行为,其中最大的投入就是“我们的时间”。“机会难得,所以要全部读完”,这种想法是在浪费投入。

必要的时候,停止增加沉没成本,及时止损,是为了和新的机会相遇。

原则4:阅读,要以“遗忘”为前提

这一点相信深得人心吧!要点是“不要依赖记忆”,而应该制造信息“鱼笼”。

即制造一个鱼笼(信息存储档案),选取必要的鱼(也就是信息)饲养起来。可以随时按需捞取,当时不怕遗忘了。

原则5:读5本书,不如“一本书读5遍”

通过宽泛浅略地阅读大量书籍,找到“有阅读价值的书”,然后反复咀嚼消化,化为己用。

原则6:减少阅读中的“闲置时间”

这一点也深得我意。

“同时阅读10本以上的书”,便于挑中正合“当下心情”的书,然后一口气读下去。避免“此时不想读这本书”而造成的阅读“闲置(停滞)时间”。

03 两类书,打造拥有个人特性的知识成果

商务书是“常规演技”,通识书是“自由演技”,只有当这两类书聚在一起时,才能够产生“拥有某一个人特性的知识成果”。

1、商务类书籍

作者山口周在开始外企咨询工作之初,曾经用两年时间,把经营学相关的近200笨书全部读完了。

然而,他后来发现这是一个效率极低的笨办法。“其实只阅读书目总量的一至二成,就能获得九成的效果”。

那么,读哪些书,如何读才能事半功倍呢?

1)真正必读的71本“商务书籍曼陀罗”

作者邀请了80余位从事咨询工作的友人,从他们推荐的400余册书中,挑出了有10人以上共同推荐的书目,再加上个人的添加,最终做成了这幅曼陀罗。

三个原则:“解读古经典籍的书籍”无法代替“古经典籍”;新出版的商务书有九成没有读的必要;不读畅销类书籍。

2)如何读

作者提出了阅读商务类书籍的几个原则:

不需要做摘抄和读书笔记,因为可以“直接”用来实践。

读到“不懂之处”就跳过去10页吧。

“商务书籍曼陀罗”应该按照“从中心向外沿”的顺序去阅读。

先读“曼陀罗中心”,为自己描画人生战略。30~40岁这一代人,需要深入到曼陀罗的第二层。

2、通识类书籍

九成普通人和一成能得出成果的人之间有什么差别?这一成精英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在阅读各种各样的通识类书籍。

1)通识类书籍分7类

作者从个人经验出发,选择了哲学、历史、心理学等7个分类。

然后,从“传统好书”和“有趣的书”开始吧。若是大家都说的经典书目,自己却完全没觉得有意思,那么完全可以不读。

我们可以这样想:大家都说好的书,所有人都会去读,你读完这本书也就只是“平平无奇”。

如果你读的是一般人不太会读的书,也就是说,你从比较小众的书中找到了有趣的点,那这本书或许也就成为了你与他人的差别。

2)如何读

即便是有益的书,只是读过并不能和工作产生关联。使用3个步骤打造灵活知识网,海量信息随用可取,彻底活用每一本书。

Step 1:在关键内容处画线,标明“关注方向”

这里的关键内容可以是你比较在意的任意文字,如果你感到迷茫,那么只管先画线就是了。画到特别关键或特别有感悟的地方,标明关键词。

Step2:选择5个部分,放入“鱼笼”

一本书画线完成后,阅读第二遍,确定画线部分的先后顺序。只选择5个部分放入“鱼笼”,最多也只能有9个部分。这些最多花10分钟就能完成,若是再多摘抄工作就太繁琐了。

Step3:摘抄,设定“鱼笼”主题,建立数据库

除摘抄外,将摘抄内容对于商务个实际生活的“启发”也写出来。这里作者建议用“印象笔记”摘抄是最强选择。

另外,为“鱼笼”设定一个主题,准备一个自定义的“抽屉”,能够提高信息检索的敏感度。

04 阅读的其它技术

有一项铁则,那就是无论如何要先去图书馆,尽量做到每月去一次,每次待两小时。

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经常能够邂逅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然性”。人生和工作当中的很多创意和收获,都来自于“偶然”。

另外,逛逛专业“以外”的区域,自然科学、名人传记、“我的履历书”,以及“最喜欢的书目”周围的书架,往往都是宝藏矿山。

尾声

对于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阅读实现终身成长,持续个人增值方面,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按照本书介绍的方法,我将本书读了三次,以往阅读的困惑得以找到出口,受益不少。

建议喜爱读书却不得其法,想要通过阅读实现个人价值不断增值的朋友们,可以翻翻此书。

尼采曾自问:

我为什么这样有智慧?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书?

因为他读了很多有益的书。

伟人也需要站在前人伟大智慧结晶的基础之上。何况你我?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英们如何阅读?六大原则、两类书籍,将知识内化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