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即是归处》

这是一本季羡林老先生的书,很久前就看完了,今天才动笔来写一点什么,配合着耳机里的《和光同尘》,再看到这本书名字的时候,忽然还有点黯然神伤。

心安即是归处,可心安便是这最大的难,在这个充满挑战和选择的世界里,要选一条路,择一座城,遇一个人,对选择不够坚定和对现实认知不够清楚时,都很难心安吧,心不安烦躁着,自然人也会像游魂,找不到归处。所以这书名,就已经是人生哲理了。

翻出许久前的笔记文档,还记录着当时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个话题。

第一个,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和疑问的事吧,至少我曾千百次想向身边人寻求一个答案。

“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

这让我觉得,彷佛读到了一道问答题的标准答案,看一遍,点一次头,人其实最简单,但人也可以最复杂,面对不同的利益选择,在天使魔鬼中两面轮回,从来不是完全。

第二个,什么是不懂装懂,什么是自我认识。

这是一个散落在整本书各处里的话题,季老先生是多么厉害的人物,依然反复声明着自己有许多不懂,再集大成者,也有短于他人处,每个人都是如此,那不懂时便不要装懂。

而关于自我,自我离自己最近,可自我真的很不容易认识,若把自我这个概念如果放入学科,总觉得它超越了人文也超越了自然,真的很难弄懂。

也或许,看书的那个时刻,我正在努力寻找自我?其实现在,以及未来,我也一直需要并一直会在寻找自我的路上吧。

第三个,怎么面对生命。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多么不一样的定义,不是寻找,不是随心,而是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做那浪潮里奋进却不一定要争先的一朵。其实,这句话也会让我想起周总理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某种方面上,异曲同工。

这是另一个彷佛一道问答题的标准答案了,如何面对生命,如何度过一生,那我们大概先需要想明白,至少想明白一小部分,生命的意义吧。

人是奇妙的动物,其实或许动物也一样,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反复,都在寻找一份机械流水化以外的意义,从而以意义为参照去面对生命,享受美好与快乐,也接受挑战与悲伤,一点点学着去面对生活里每一份选择。

之后若在不同的心境下再读这本书,应该又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重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安即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