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现象与人生三境界2022-05-28

高原现象与人生三境界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7-12篇读后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记忆中,让我最为深刻的“高原现象”是读师范的时候,那是第一次真正接触系统的“毛笔字”训练。单单一个楷书的“长横”,我整整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写好。“切笔直下——提笔——折锋后中锋行笔——向右上提笔——顿笔——提笔、圆转收笔”,每一个要领每天都在一遍遍重复。前两天的时候感觉自己写得有模有样,颇有成就感;从第三天开始到第五天,同样的动作却画出了栩栩如生的黑色“豆虫”;直到第六天开始,才终于有了成就感。回想起来,这一周的练习就是经过了起始-高原-突进这三个阶段。

是不是只有大量的记忆或者练习才有“高原现象”的产生,小学阶段就很少有“高原现象”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教一年级孩子写铅笔字“长横”的时候把这一过程再一次呈现,只是起始阶段变得时间短了,高原阶段时间长了一些,或许是因为一年级孩子的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原因,初学写字还没有形成肌肉记忆。

写字是属于技能方面的高原反应,如同文中所述,“其他技能如弹钢琴、射击、打太极拳等的练习中都存在类似的高原现象”,体育课上的跳绳、踢毽子,音乐课上的识谱等等都属于技能,都会出现高原现象。在小学生学习方面是否也出现高原现象呢?

最常见的学习方面的高原现象表现为复习阶段的成绩提升,如果有一套10张同等难度的试题,往往第五、六、七张的成绩是最令老师崩溃的,到了最后才感到这才是我的学生应该有的样子。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告诉我们:人未进入学习以前,看到学海无边,知也无涯,不知从何学起。这是一个寻求学习目标、确定主攻方向的过程。小学生尚未有能力达到树立学习目标,望尽天涯路的层次,需要家长老师的不断引导。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已经有了独上高楼的意识,为何也不能有主动的成长呢?或许是因为高原现象在无意识中成为了拦路虎。

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高原现象,如何突破高原现象呢?文中说:“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很容易遇到高原现象知识基础不足的学生在学习上‘欠债’太多,因而客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打下丰富的知识基础。即使基础知识扎实,局部技能熟练,但要将他们加以综合,使他们连贯起来,也需要一定时间。”

老师们都知道读书、写教育日记、撰写教学反思、精心备课等等对自己的个人成长有帮助,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坚持。就如“归因偏差”中说的,别人的成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看不到别人的主观努力;自己的失败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着重强调客观而忽略主观因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比喻人进入学习以后,为了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刻苦努力,在所不顾。这是一个追踪目标、探求真理的过程。为了追踪目标、探求真理,人不但要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基础,还要有历尽千辛万苦,仍能坚持不懈的意志品格。主管努力永远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即使是含着金钥匙的人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经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脱胎换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比喻人经过多次艰苦探求,豁然有所领悟,有了突破,学习终于取得了成功。这是一个突破目标,发现真理的过程。我至今因为没有习得书法而感到后悔,毛笔字的每一个基本的笔画我都认真练习了,但是在学完基本笔画之后,学校更换了软笔书法教师为硬笔书法教师,从而毛笔字的学习没有接续。在自己练习字体结构的时候又遇到了高原期,这次高原期我没有意识到,更没有坚持学习,所以就失去了“第二次呼吸”的资格,最终以一个失败者告终。

怎样才能让自己第二次呼吸?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性动物》中介绍了诱设和门槛技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介绍了连锁塑造,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这如出一辙的路径就是达到第二次飞跃的最简洁路径,“首先要把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就要进行反馈与强化……最终达到大目标”。

达到人生第三境界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如果追求有意义人生,自身的万分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原现象与人生三境界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