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之——泰戈尔《金色花》解读

        《金色花》,是泰戈尔写的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诗。这篇文章,可抓住“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一句中的关键词“坏”字来进行解读。

        还原一下,坏孩子,就是品质低劣,品行不端,让人心生厌恶之感的孩子。文中的“我”,是这样的孩子吗?好像不是——他应该是一个天真,调皮的孩子。不是坏孩子,却说是坏孩子,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情感的逻辑,不是理性的逻辑。用“还原法”还原一下:妈妈为什么说“我”是坏孩子?不难得知,妈妈是因为找不到孩子而生急,心里越急,就越是顾及不到自己的言辞——用甜言蜜语,相反,这恰恰反应了母亲爱儿子爱得真挚、爱得强烈。

        这里有内心的有情和嘴上的无情的矛盾,这是人物的心口错位。

        回到原文中追溯一下,这种情感逻辑就不难被发现:

        第一,作者用时间的持续性来增加抒情效果。三件事:1.早起做祷告;2.午饭后读书;3.黄昏时牛棚做事。一天的时间长度,对于一个找不到自己孩子的妈妈来说,该是多么得漫长!这里表面上写的是时间的持续,实际上隐藏着情绪的积累——时间过去一分,心急就加重一分。从早起——找孩子,到黄昏时孩子——突然现身妈妈,此时焦急的心情的持续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见到孩子的又惊又喜。

        第二,从文章的照应看,前文有:“孩子,你在哪里?我却一声不响”后文有:“你去哪里了?我不告诉你”。一方找不到孩子,心急火燎;一方对此却毫无察觉,只在天真地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变成一朵金色花,站在树的高枝上,悄悄地看着妈妈工作……”。

        第三,文中有亲情的错位。儿子爱妈妈——天真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结果却招来了母亲与时俱增的担心,焦虑。

        由此可知,这里的“坏”,是对“坏”的原本涵义的颠覆,或曰突破,或曰创新。这是反语修辞,是贬词褒用。和《背影》“我那是真是太聪明了”中的“聪明”同属一种修辞。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随笔之——泰戈尔《金色花》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