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的发迹故事,折射出一种小人的存在,竟然源于不为人知的根源

《水浒》的书中一开始就讲关于高俅的故事,但我们也许都没怎么仔细去看他的故事,这个高俅的升迁,无疑在《水浒传》里有一种对官场小人得道的概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的叹息中,看到了他发迹的幕后黑手,不是柳世权,,不是董将士,不是苏学士,也不是王都尉,而是统称为一种病态的人,容我慢慢和你道来。

高俅原来就是一个自小不成家业的破落户,通过书中的描写,基本就是一个除了“仁义礼智信”不懂,不会之外,其余的基本全会,什么吹弹歌舞,刷枪弄棒,相扑玩耍,还有会写几句打油诗一类的也都在行,如果“帮闲”也算是职业的话,那他的职业也就是这个了。

如果按正常,那高俅成为《红楼梦》中围在贾政身边的清客,也许是他最大的出息,然而当某一种条件出现之后,人生轨迹就会改写,他的发迹之路就充满了曲折和深意,我想也只有我们国人才能看懂,就如同外国人读不懂“意思意思,小意思,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类的内容一样。

高俅因为带着一个王员外的儿子,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之后,被告上了开封府,随后判他注销“当地户口”把他赶出看京城,这里书中还写了这样一句:东京城里人民不容许他在家宿食。这其实是对人人痛恨,如过街老鼠般人物的表达而已,看作者还写的这么含蓄。

高俅投靠了淮西一个叫柳大郎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很有寓意,就是“柳世权”,这也许就是暗示高俅后来投靠了权势吧,三年后皇帝大赦天下,高俅得以重新回到京城,柳世权给他了一些银两和推荐信,把他推荐给一个亲戚,叫:董将士的药铺老板,于是故事就这样展开了,这个董将士知道高俅这般人物,肯定不敢收留,于是碍于情面,只得喜颜相对,但也要暗地里找门路,把这烫手的山芋扔出去,当然还不能得罪这般小人。

几天之后,两全之策,就是把他推荐给小苏学士,话倒说的好听,就是他这里庙小,别影响了高俅的前程,于是高俅甚喜,这小苏学术接了高俅之后,也是心里盘算这如何安放这个全无用处的家伙,但也不能伤了颜面,就做了一个人情,推荐他去驸马爷府里做个亲随,因为他知道这个驸马爷喜欢这样的人,就这样一个人人喊打的无用之才,却无意中爬上了上层社会。

《水浒》书中在这里,都称小苏学士、小王都太尉,小舅端王,为什么都在前面加一个“小”字?金圣叹在这里解释的意思,却是说他们都是小人而已,为什么看似本分的人却在金圣叹眼中是小人?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区分“善恶”,只区分“利害”,他们这些人有地位,有家资,也有学问,然而在善恶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利害,其实小人与君子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善恶的辨别和对待上,然后小人的特点就是把关乎自己“利害”的判断凌驾于“善恶”之上,人人都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于是小人就这样被所谓的“假君子”送上了权利巅峰。

这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性病态,这种病态的原因来自于不平等的社会,于是社会也随之也变成病态,随后历史总会来回循环,总是逃脱不了王旗更替的魔咒。

根源在于这种人的存在,而这种人的存在,却是社会的制度,这个制度缺少的是人与人的真正平等,当制度不能保障这种君子不变成假君子,历史就总会重演过去。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和我一起读名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俅的发迹故事,折射出一种小人的存在,竟然源于不为人知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