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词典》:一本我舍不得看完的枕边书

图片发自App



我承认《花园词典》这本书并不是我平时看推荐、看简介会入手的书目类型。因为我的读书品味没那么高,通常我会读一些实用性强的书(我是不是太功利),总觉得没有时间陶冶情操。选这一本是因为我把露台上的花花草草都照顾的半死不活,想找本书学点园艺知识拯救它们,我当时想要的那本没货,就被推荐了这一本。没想到它虽然目前还没能拯救我那些花草,但是却拯救了我内心花园的荒芜——读没几页,我就被作者圈粉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凡尔赛宫大花园首席园艺师,这我也是对作者感兴趣后重又去看作者介绍才发现的。这个头衔听上去就很厉害的样子!法国没去过,凡尔赛宫大花园倒是听过,首席园艺师啥分量?咱也不了解,咱也不乱说。但是,想到我拿园艺大师的著作来解救我那几棵花花草草,实在大材小用(先不去弄花草的合理借口)。于是,解救花草什么的便被我抛之脑后,心想等再遇见合适的书再说,既然这本书比花草还好看,不如先把它读完。

《花园词典》好看在哪?对于我来说,在它的温情,在作者的真情实意,在于作者基于理解跟爱护这些花草树木的基础之上,为它们发出的声音——而我,听到了。

当然,作者也不只为植物代言,也为昆虫和人类。

作者在开篇就感谢了蜜蜂们,这让我眼前一亮。我看过的书大多数作者感谢的都是家人或朋友,感谢蜜蜂的还是头一次见。但听完作者的暖情阐述,觉得毫无违和感。不愧为园艺大师,作者对花园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深情款款。我看到这段介绍蜜蜂的文字段落后,还配有一幅小小的蜜蜂插图,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画的?当我意识到我已经开始猜测这些与书中主题不想干,但是跟作者强相关的小事时,我发现我开始对作者有了深深的兴趣。

多么神奇?只是一小段感谢蜜蜂的文字而已,便把我这个“不小心”买到他的书的读者路转粉了。不禁赞叹起作者的文艺来。待看完第一个花园词条——风土驯化动物园的介绍,我又被作者的那种深深地人文关怀所打动。1860年建立于巴黎的风土驯化动物园,本意是向巴黎市民展示从异国他乡捕获的动物,但谁曾想印第安人和拉普人也在展示之列,而且是以完整家庭的形式展示给参观者的。遗憾的是,看客们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十年后,普法战争爆发,这家动物园被迫关闭。里面的动物被悉数送去了高档餐馆,而曾被展示的印第安人和拉普人家庭不知所踪。但“野蛮人展览”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停止。战后,这家动物园重整旗鼓,又热热闹闹地展出了几个完整的非洲人家庭……

可悲的是,这个残忍的展出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才整改为花园。但作者直言,他并不喜欢这座花园。读到这里,我猜是因为它那沉重的过往无法令作者释怀。的确,只是作者表达的更为精确,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一直非常关注花园(风土驯化动物园)的历史,我不能,也不愿忽视那为了满足商人的腰包而被展览的孩子、女人和男人。

确如园艺作家、花园旅行家、生活美学推广者 @蔡丸子在推荐语中说的那样: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指南,还是一部深情的花园文集;通过花园看世界,我们不仅可以在里面看到植物的知识,还可以看到花园的历史和故事;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国的各种花园,看到它们中间那颗深刻的灵魂。”

凡尔赛宫

不仅是花园的灵魂,连树和竹子的灵魂作者也烂熟在心。

“树代表着生命。它产生供我们呼吸的氧气,防止水土流失,枝叶为数以千计的小动物提供庇护,对我们的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树使人平静。据说,长时间地抚摸树皮有益身心健康。”

在作者眼里,树是不同寻常的生物。树木经过自己的细胞分裂而不断长高、产生能量以及储存水分。如猴面包树可以储存100000升水。读到这里,我女儿欢呼起来“哇!我要插一根管子在猴面包树里面”。此外,树木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也大得惊人。人类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大概是2平方米,而一颗普通的树,算上它的根茎叶和树干,暴露在外的面积可达200公顷!

猴面包树

而谈到竹子,作为法国人,作者首先认同它是寓意吉祥的植物,这和我们中国人看法一致。其次,竹子以生长迅速知名,在1000多个竹子品种中,有的品种居然一天就能长一米。还有一种黑竹,生长两年后,它的茎秆会变成紫黑色。(这让我这个吃货想到甘蔗)作者格外爱竹子,还因为竹子花开得很特别。竹子没有花期,很任性,属于高兴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的Style。

诸如此类趣味知识密度高、故事性又很强的词条,作者一共精心编写了近两百个。其内容不仅与花园、植物相关,也涵盖了建筑、艺术和文学范畴。这一本如此特别的小书(“小书”是昵称,实际上它并不小,既然是词典,肯定是有厚度的——全书508页,324000字),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床头柜上,并拿出了珍藏已久的书签夹进去,每天睡前读几页,舍不得读完。用我女儿的话说,就像《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查理对待他那块来之不易的心爱的巧克力一样,每天拿出来舔一舔。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园词典》:一本我舍不得看完的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