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成长-付出与努力是为了意料之外的发现,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得到

大概是当初了解运营一些相关东西的时候知道的《运营之光》?我也不记得了,也有可能是在某一篇文章之后关注的三节课?我也不知道。对于一个并不从事运营岗位的人来说,我目前大概只了解到这些。

虽然一直比较推崇去阅读一些经典书籍,一些历久弥新的书,可能大部分这类书的出版年代都比较早了,给人感觉像是去喜欢一些老古董的东西,其实实际上也是经常去看新书的,以前每周图书馆有新上架的书也会去翻翻看看。尤其是诸如计算机、市场营销之类的书,更新速度比较快,有些新书还是很值得关注一下的,反正也花费不了太多时间。大概花了三个小时看完,这里记录几个关注的地方。

### 非线性成长、“S型曲线”和达克效应等等

最早高中数学课学数学函数的时候,发现有张函数的图表非常有意思,后来怎么找找不到了。一个X轴和一个Y轴,上面画着各种函数,`sin`、`cos`、`y=2x`,`y=x^2`等,我在想,如果把这个比作人生,那好像也是蛮有意思的,有的是一开始很低,后面就一下子升得很高,有的是刚开始可能比较高,后面就比较平了,还有的是在稳步增长,可能某个点大家重合了,但是每个线条都是不一样的。这样虽然不严谨,但是我感觉不妨碍一些数学公式和图表给我们带来启发。

不知道数学里面具体怎么样,至少经济学心理学方面好像不少这样的图形。不管后来又被人称作什么曲线,但是只要能带来启发就可以了。


看到他们描述的曲线,我想起来网上结婚关于降低生活质量的说法,这种说法其实是默认了,人的生活质量是在不断提升的,是一条类似于`y=2x`之类的直线,但是,实际上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那种情况太理想了,也太不现实了。

可能会有起起落落,可能会有曲折和反反复复,可能总的趋势是一条往上的直线,然后又慢慢下落,但是一条直线的,太少了。这样想有点像在和平年代呆久了就觉得和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的感觉。

作者在附录里面说自己独创了一些概念,通篇阅读下来,不管是提到的傅盛还是其他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有的概念在别的学科可能会是别的名字,但这不妨碍人们跨学科对不同的概念做到融会贯通。我感觉有些概念可能和加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助推器之类的相关(我物理学得不好,还请各位大佬指正)。我感觉这个有点像火箭的发射,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得靠新的燃料来推送。如果把握的好,就像每次都站在了历史的浪尖上。

最早好像是在他们公众号看到的“商业操盘手”这个概念,但是网上搜索的话,好像搜索出来的大都和操盘手相关,而我有不了解金融方面的东西,不过就算是增长见识吧。

### 职业变化

前段时间在公园溜达,遇到一位老年人在自动贩卖机前面给孙子买饮料,然后问我怎么支付,其实我也没用过这些。我说你直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里的支付功能就可以了。没想到等我拿出手机一看,他的手机里面没有支付宝,有微信,但是手机没有联网。我没想到这事竟然会发生在上海。想起来昨天看到别人转发的豆瓣上关于人口普查的帖子,也就觉得,可能真的是社会现实吧。

最近面试的时候发现,以前很火的技术,已经很少有人问了。不得不感慨应用层技术的发展变化之快。“看着一些前端对层出不穷的框架的推崇,让人想起来以前被称作是小甜甜的`jQuery`这么快就成了牛夫人,不知道他们现在追捧的这些新的小甜甜,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牛夫人。”。

不知道随着社会发展还会淘汰什么职业,还会催生什么职业。但是变革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看到里面调查说是大部分人从事都经历过转行,期间岗位也发生过变化。无论什么时候,通用能力还是都要有的,也要做好换行的心理和能力准备。

以前我觉得,一件事情经历过两三次,在第三次的时候就有必要总结规律,认真对待,方便后面再次遇到的时候措手不及,后来我发现,其实第一次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做好。

作者的经历是别人无法模仿的,但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前前后后还是多少有些关联的,今天的现状和昨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所作所为,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明天。

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大意思是,毕业的前三到五年以内,学习应该优先以专业的书为主,虽然其他也很重要,但是可以往后靠靠。我感觉我有些走偏了,技术方面看得书少了些,花费的时间没有以前多了,后面还需要补上去。

> (1)当你新进入一个行业后,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尽快建立起几项自己在这个行业内的核心技能,它们可以成为你在这个行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石,甚至是将来你在行业内的安身立命之本

记得好早之前和高中同学讨论一个问题,环境和个人努力哪一个重要?我当时的看法和我之前写的A还是B类选择的文章类似。后来我发现,环境和个人努力有时候是绑定在一块的,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工作中太容易温水煮青蛙了。

> 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而你所在的行业、公司、你的工作内容、你所接触的人群和圈子,都构成了环境的一部分。你会发现,当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入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去,你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

### 自我反思

愿意公开自己经历的人也不多,很多人可能还会篡改或者偷偷加料。有时候记忆也会骗人的,自己会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回忆。我觉得人还是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小传的,用来自我反思,自我探索。看到微博上有个刚毕业一两年的小伙伴每天都有写当天的总结,不得不感到非常惭愧。

有时候面试的时候我也在想,优秀的面试官(你想和他成为同事的那种人)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为什么没有这样思考?怎么样才能跟他一样?可能学历或者经历导致了每个人的不同,但是如有可能,尽可能多地去探索是没错的。

> 很多比我强的高手以及大厂的身居高位者,到底是如何进行思考和决策的?

> 一个人或组织要想追求成长和发展,需要持续在两个维度上有所提升和突破,一个是线性维度的提升(如增加自己某项技能的熟练程度),另一个则是非线性维度的提升(如升级自己的认知或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组织系统、商业赛道等)。

之前跑步的时候听百家讲坛讲王阳明的节目里面有提到“事上练”,后来慢慢发现,就像写代码一样,经历多了,可能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么解决了,知道采取什么方案,知道哪里有坑,知道如何提前规避问题,就算有bug了也可以知道怎么快速解决。如果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吸收上,可能会很容易出现和王语嫣一样的情况,还有就是,类似于《宝莲灯》里面,沉香吃了比孙悟空更多的灵丹妙药,但是却没有发挥相应的能力。

> 认知升级的前提是知行合一,如果你尚无法做到,必须优先补充行动能力。在未建立起较为全面、能够让你看到一些规律和未来的认知之前,优先补充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及经验,并不断反思,之后再更多地关注先进优质的认知。

### 借助他人

内倾型和外倾型是瑞士精神分析派学者荣格首次提出的性格类型。个人感觉自己算是属于内倾型,有什么问题可能更多的是自己去解决,实在不行才会去找别人帮忙。通篇读下来,感觉其实也是可以变变的。

> 其实回顾起来,在个人成长路上,有很多人都会经历A所处的阶段和难关——他们都太容易习惯于“靠自己解决一切核心问题从而获得胜利”,而很难把自己视作某个系统的一份子,通过协调该系统的其他核心组成部分共同努力,从而获得胜利。

有些概念或者感想可能只有经历过才会更加刻骨铭心,说出来也会更让人的信服,做事也会更加有把握。

> 在你还不知道自己能在一条路上走到多远或者爬到多高,甚至连试都还没有试过的时候,你总会心存期待,这时候,你至少应该先尽力做一些尝试,试试看自己到底能走到哪里。

但当某一个时刻来临,你明确地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极限或者是边界的时候,你或许不应执着于非得达到某一个结果。这时候,你应该停下来,就待在这个你已经尽了力触及的高度上,尽力发现你在这个高度上看到的所有的美,就够了

###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上学时候就有在网上看到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我更相信别人在微博上基于事实发送的动态。实际上这个问题可能会比较让人失望,生活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很难做到平衡的,想想也是,如果可以比较容易做到,那也不会有人在反复讨论了。

> 另一句则来自傅盛,大致说的是:不要事事都追求平衡,面面俱到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就像创业与家庭之间,注定是没办法平衡的,最理想的做法,到最后也许还是把它变成一道丢给自己的、必须做出选择的题目。

有些问题,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的,可能只是遇到的阶段不同,逃也逃不掉,那就勇敢面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线性成长-付出与努力是为了意料之外的发现,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