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红林】||寻觅最佳切入点,实现课堂深阅读——教读《背影》的一点思考

我最不能忘记的……

《背影》是朱自清的记事散文经典名篇,所以要上好这节课王秀红老师是有有压力的,那么怎样寻找最佳切入,实现课堂深阅读呢,她成功避开大家讲过的,和学生一望而知的,像写了几次背影,都什么作用等,学生自主阅读就能领会,所以教读本课,她抓住了“父亲的信”那几句话作为切入点,这样很快会激起学生内心的许多情感共鸣。虽因为文中时代和学生相隔甚远,所以她打破常规的识字教学,进行铺垫渲染,下面说说对节课设计的一点感悟。

一、品读“词语”,把脉情感基调

阅读有时就是找寻一种语感。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感是私人化的语言经验,是对语言形式的一种直觉,比如要表达一个意思,我们会想一想怎么表达比较好,但我们不会想为什么这样表达比较好,这就是语感。语感是不需要言传的,只要反复练习获得。所以一开课由词悟境——把脉文本的情感基调让学生从朗读词语来感悟整篇的情感基调,这个想法旨在,给人在沉闷的同时有一种惊喜感。抛弃了一开场单纯字词疏通的俗套,而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说说朗读后的感受,这是对作品的情感基调的把脉,可谓水到渠成。

二、批注词语——品析作者眼中父亲形象

师: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圈画出来,读一读。师:大多数同学画好了。请你来读一读。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这是父亲在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大家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这里通过追问,引领学生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并说说自己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最后关注点落在“蹒跚”“慢慢”两个词上。继续问:“怎么从这两个形容词里读出了父亲的爱呢?似乎还没读到词语的内部去。还有同学关注这两个词了吗?”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在反复的品析中,自然而然悟出词语背后深沉的父爱,也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应该如何批注品读。避免赏读浮于文字表面,达到深阅读的教学目的。

三、链接材料,填补文本空白文本

本身有许多空白,尤其是一些历史背景的文本更是如此,如果读者缺乏人生阅历,没有情感的交融点,那么初读文章,往往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链接一些材料,帮助填补这些空白,这样既缩短了作品的现实距离,也增加了文本的厚度。很多经典的文章都有其创作背景,适当地给学生介绍背景能促使学生和文本、作者形成共生,让他们更好地探究文本深处的意蕴。

一些文章由于背景十分复杂,所以在学生学习的时候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比如鲁迅的文章,不结合背景是很难弄懂的,这时背景知识就是打开文本阅读大门的一把钥匙,教师可以围绕文本背景资料来设置一些问题,在促使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和文本形成共鸣,共生意蕴,接收到作者想要透过文本传递出来的情感。课堂教学强调自然生成的过程,穿插助读资料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而且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为学生从阅读文本前的原始状态到阅读后的生成状态搭建了一座桥梁。它弥补了学生在知识面、生活积累、情感体验、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让课堂延伸得更远更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预设的目标变为精彩的师生对话。

作品真正的情感价值在于它有否激发读者的共鸣?那么在没有共同情感交集的时候,如何寻找一个情感的契合点?如何让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就需要在理解个性的基础上,找寻情感的共性。龙应台《目送》中的片段此时出现诗歌很好地教学契机,孩子与父母的情感在“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中陡然升华到高潮,此时的课堂已经达到了沸点。这节课的设计力求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共生“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生生对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共生教学中也必须形成深度对话,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情感共鸣,增强他们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着重寻找文本之中能够促使学生有感而发的内容,并将其作为支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的温度。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凝聚了浓浓的情感,在教学中可以循序渐进地促使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在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文本的感受进行内化,从而共生情感,而这则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再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这能让学生更进一步走近文本,形成学和思考的相互融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毓秀红林】||寻觅最佳切入点,实现课堂深阅读——教读《背影》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