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不普通

昨天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生毕业演讲的推文。 演讲的大意是说,法学院的学生,首先要学会做普通人。要意识到自己“普通人”的身份不因为自己的财富多寡、地位高低而有所改变,拥有普通人该有的常识,尽到普通人该有的义务等等。

 看完之后,我只想说,大道至简,至人是常。一个人如果真能做到普通人该有的方方面面,这个人其实不普通;如果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都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那么这个人多半已经不是个普通人了。

今天先挑其中一点说一说“普通人”的不普通——时时刻刻都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

 真正的普通人,恰恰是那些以物喜、以己悲,有了身份就要多少高看自己一眼、失业了就会唉声叹气,看到豪车眼红、见到大佬哈腰的人。真能在不管什么时候都记得“这人和我一样也是个普通人”和“我和人家一样也是个普通人”的人,已经快要成圣人了——这已经是时刻都能控制自己的心境,做到“境随心转”了,难道不是王守仁说的“圣贤”吗?“能够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个普通人”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个极高的要求。因为所谓的“普通人”,说详细了是这样一个人:天资一般、精力有限。如果没有花足够的功夫,也就是个二三流的水平。在上述所有特征之中,在不同的时候要看到不同的重点。

 对于尚未有所成就的人,“天资一般、精力有限”意味着“至少天资不差,只要肯下功夫多少能够有所成就”以及“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在无限的事情当中挑出重点”。前者意味着要肯下功夫,后者意味着要理智选择。

对于有所成就的人,“天资一般、精力有限”意味着天资和精力改变的余地不大,或者说天花板明显:先天的禀赋(至少目前)没有人有办法改变,聪明和笨之中由基因决定的最核心差距不是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弥合的;精力则是绕不过时间这个硬天花板,精力再旺盛一天也不过二十四小时。由此衍生出来的,是在看到天资、精力超过自己,但成就却不如自己的人时,要想想自己此时此地胜过别人,究竟是因为“天生就比人强”还是因为“肯下笨功夫”,或者干脆就是“运气比别人好”。

 该有干劲时有干劲,该谦虚时谦虚,能够把握住切换思维的“度”,这就是“时刻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需要的素质。 有这种素质的人,天资或许很“普通”,但思维绝对不普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通人的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