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做个“没心没肺”的女孩儿——新阳光心理研修日记(十四)

8月7日(周六) 今日立秋


“阿姨,在吗?我想和你说会儿话。”

我提交了新阳光研修案例分析后,正在网上进行一项评审,见任务栏微信头像在闪烁。

点开一看,原来是小丫头。最近,她正在老家青海度假呢。

’“丫头,阿姨在。想跟阿姨说点什么?”我赶紧回她。

“阿姨,我看到总有航班出现输入性病例。我是坐飞机回老家的,回去还要坐飞机。我总担心被感染,这两天觉都睡不好。”

“你在担心什么呢?”

“我最担心被传染上。然后,还担心万一老家这边出现问题,我回不去,耽误去新学校报到,学校就不会要我了。”

“还有呢?还有担心的么?”

“没有了,就这些。”

“哦,还好。我以为你还有太多担心的问题呢。”

我给她发了个打哈哈的符号,故作调侃,想让她放松一下心情。

“其实,这种担心很正常。不只是你,很多人都和你一样,担心自己出趟门会不会遇到病例。这不,我今天接到省里取消活动的通知,还暗自高兴呢。这样我就不必出现和你一样担心的问题了。”附加一个微笑的脸。

“可是,毕竟我在老家,要坐飞机,传染的几率大一些。”她附加的是怕怕的表情符号。

“丫头,这样哈,咱们做一个最坏的打算:万一你乘坐的飞机上出现病例,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被传染。不被传染也要被隔离。”

“那假如被感染的话,你一定也关注了相关讯息,他们当中有没有重症患者呢?”

“还真没有。我看大多是轻症,还有无症状感染者。”

“这就是了。这说明没有生命之忧,对吧?也就是说,你们原本都健健康康的,即便被感染也不会重症甚至更坏的结果,对吧?”

“是的。但是我要被隔离,这样就耽误去新学校报到了。学校会不会不要我?”

“好,那我们再假设万一不幸被隔离。你们办完事不是要早回来吗?假如你们8月10日回来,隔离14天,是不是还没开学?哪怕再隔离14天,是不是刚刚开学?你假期补习班上的那么好,一开学拉下几堂课应该不是问题吧?再说不是还可以上网课吗?”

“是的。但我还是担心学校不要我。”

“这事你放心,交给阿姨来办好吗?阿姨可以向你保证学校不会不要你。阿姨都看好的那么懂事的一个小姑娘,学校没有理由不要你的。你相信阿姨吗?”

“当然相信啦!”小姑娘发了一个鬼脸小女孩的动态图。

“真的?”

“真的!”

“那现在还有担心的问题吗?还有的话,你干脆给阿姨发语音吧?或者咱们视频?”

“不用了阿姨,我感觉一下子好多了。今晚可能就会睡好了。”

“那阿姨再教你一个能够安睡的方法,想不想听?”

“好呀好呀!”她发了一个拍手的表情包。

“今天你10:00前就去躺下。平躺,然后有意识关注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慢慢调匀,同时试着放松全身心,让心平静下来,让整个身体放松下来。然后继续注意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就算思绪跑了也没关系,再去拉回来。”

你还可以设想你最喜欢的、可以让你最舒适、最放松的地方,就如同你那天向我描述的场景。这样试一试有没有效果可以吗?若没有效果发语音给阿姨,阿姨陪你一起做,如何?”

“好的阿姨。那我先去完成自己给自己布置的学习任务,然后就早睡。”

“嗯。丫头呀你记住,你的身后有阿姨在呢。阿姨很有幸遇到了你,又那么喜欢你,所以,今后不管你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跟阿姨说哈。阿姨不在线,你也可以留言。”

“好的阿姨,放心吧。你也早点休息。”她发了个抱抱的表情包,然后发了一个调皮的样子。

“晚安!”我回给她一个抱抱的表情包。

这小丫头是谁?呵呵如果我跟你说她是我新认识的忘年交的小朋友,你信吗?40岁的年龄差距,但我们彼此觉得心灵相通。这很神奇吧?我都感到神奇呢!觉得和这小姑娘特有缘。

一个多月前,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一个小女孩儿。小女孩儿在外地小学毕业,初中想转到离家近的学校学习。她的舅舅和我的小叔子是情同兄弟的好朋友,找到我帮忙。

意欲转入的学校是一所新建学校,起始阶段招生压力不大,政策允许学校招收一部分外地回来非本学区范围的孩子,所以不违背原则,我一口应了下来。

大家可能都知道,现在的初中学校面临上级部门的学业监测、考评、还有升学等压力,外地想转进的学生往往非尖子生不收。

学校给她安排了一次小测验。老师先是与小姑娘进行了对话交流,然后交给她三套试卷,让她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后来反馈的信息是,小姑娘挺懂事,语言表达流畅自然。但学习基础一般。语文、英语还好,都在80分左右(满分100分),数学不及格。

学校原本不想收她。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才勉强同意接收。我向学校保证,只要给小姑娘机会,我会想方设法帮助小姑娘跟上进度。

因为据我对小姑娘的了解,她歌唱得好,还参加了当地主流媒体建国70周年少儿小合唱,是主唱之一;毛笔书法正准备考八级;她爱读书爱画画,还爱打网球;在原学校每次考试成绩虽没名列前茅,但也是中上游。按理说是错不了的。我不明白这次小测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我决定还是亲眼见见小姑娘。于是,第二天,女孩儿的妈妈带着她来到我这里。我没把反馈信息告诉她们。慎重起见,我想看一看女孩的情况再说。万一真不行,我也不好把她硬往学校塞。

女孩儿一走进门,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举止神态就赢得了我的好印象。女孩儿不是特漂亮的那种类型,但眼睛很亮、很纯净,一说话就笑盈盈,让人越看越耐看。

之前我只知道她的学名,这时我才知道她的乳名,就叫丫头。而我更喜欢叫她小丫头。

让我没想到的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心智可以这样成熟。我们交流很顺畅,还发现有不少共同的爱好。但我自愧不如小丫头。

除了练习毛笔字,她还了解很多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和她交流作文,她张口就可以引经据典开头,然后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

她还告诉我,要写一篇好的散文,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嗅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细细加以描写。

她还给我举例如何去描写想象中的场景。我在引导她睡眠时提到的场景,就是她描述的一个可以让她完全放松下来、沉静下来的场景。

她还给我们表演茶道,据说是无师自通,但那专业的投壶递杯动作,却是那样优雅娴熟。

当我问及她对数学的感觉时,她说其实题目看上去都会,可是一做起来就容易出错,或者一时短路。她说可能都是因为太粗心了。

我打趣她:“那你说,1+1=2你会不会因粗心出错?”

她说:“那自然不会。”

“这就是了。我记得一位专家在培训时这样讲,粗心就是不会,千万不能拿着粗心当借口。你怎么看?”

“嗯,有道理。”她若有所思。

我们又聊起别的话题。包括她觉得妈妈不够理解她;还有她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太差;还有拖延症等。她给自己贴了若干标签。她妈妈还不断点头表示赞同。我不想破坏畅聊的气氛,就没评判,也没接话。

那时,我已打定主意,一定助这个小丫头更上一层楼,有些问题以后慢慢来。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我就是想无条件地帮她。起码能在背后默默关心她,呵护她的心灵成长。当然,只要她愿意。

看得出,小丫头很愿意和我交流。她妈妈后来也说,从来没听见女儿与人滔滔不绝交流过这么长时间。跟她说不了几句话,娘俩就很容易起争吵。我对她说,这很正常,这个年龄段母女、父子的常态,说不了几句就甩脸子。

之后,我也跟她妈妈聊了很多。我跟她妈妈讲了每个时期孩子的特点,还给她打了预防针,后面说不定还有青春期遇到她更年期的问题。她说以后让我也多帮助她这个当妈妈的,我笑着说好,只要你愿意听我叨叨。当过老师,到现在好为人师的习惯也改不了。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归主题,我为何希望小丫头成为一个“没心没肺”的小姑娘?这也是今天晚上聊天的最后我抛给她的一句话。我想,她能够理解。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越是懂事、心思细腻的小姑娘,她的感觉阈限越低,她的心理敏感度就越高,其实就更容易受伤害。

心灵一旦受伤,她惯以大家期待、赞许、表扬的乖乖女形象示人,往往会喜怒不形于色。如果有不良情绪,没有释放的端口,就会向内心深处走。心里或许有许多不情愿,又不想向人吐露。如果自己也没有力量及时调适,如果没有人来关注和疏导,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所以,我倒希望她“没心没肺”,也就是感觉略微钝一点儿。我希望她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闹就闹,能随性一点,没必要总是懂事得“像个小大人”。我希望她让心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强大。我希望她能够时常洒脱地甩甩头,努力做到:过去的事放得下,当下的事拿得起,未来的事不担忧,无忧无虑、健康快乐地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希望你做个“没心没肺”的女孩儿——新阳光心理研修日记(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