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更喜欢那些经历痛苦才能得到的事物?

一个叫约翰的小伙子,去美国空军参军。在部队里经过一系列漫长而艰苦的培训和练习,最后终于通过了高空跳伞考核,算是成了一名真正的伞兵。然后,他就和战友一起列队,迎接长官给他们颁发考核通过纪念品,也就是一枚降落伞形状的别针。等了好久好久,长官终于来了。只见长官走到他面前,将这枚纪念别针别在了他的胸前,可这还不算完,戴上之后,长官突然对着别针狠狠地猛击了一拳。结果这枚别针穿过衣服,扎进了约翰的胸部,疼得他是哇哇大叫。然而奇怪的事情来了,在那之后,约翰不仅不记恨这位长官,反而一有机会就向朋友们解开衬衣扣子,展示胸前的小伤疤。几十年后,约翰早已从部队退役,可是他居然把那枚扎过他的别针装裱进画框里,挂在他卧室的墙上。

约翰的这种行为,被总结叫做“劳力辩证现象”。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你在一件事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甚至付出了痛苦,那么你就会对这件事情带来的结果愈加看重,并且非常享受这种结果带来的成就感。换句话说:我们会因为在一件事上已经付出的努力,就把这件事的价值进行人为夸大或提高。

比如约翰,一枚别针使自己胸口留下伤疤,本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可笑的。但是约翰的大脑,把这种“可笑”进行了调整,自动把这枚别针的价值提高了,把它从一个普通物件,变成了神圣的东西。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就在于,这枚别针承载了他的辛苦和付出。

这种劳力辩证现象对我们的行动决策有什么作用呢?在生活中啊,很多人会使用这一点,去刻意强化我们对于事物价值的认知。比如说,有很多大学社团招收新会员入会时,会刻意让他们通过很恶搞、甚至很奇葩的测试,然后才允许他们加入。这样的入门测试越是残酷和奇怪,申请人在心中形成的自豪感反而越强,入会之后就会更加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再比如说,一个典型的“蛋糕粉”产品的案例:在上世纪50年代,欧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便捷蛋糕粉”,只要拿热水一冲,就可以做出美味的蛋糕面团。厂商们认为,这个东西太方便了,肯定大卖。然而万万没想到,家庭主妇们居然不喜欢这种蛋糕粉,因为用了这个东西,在家做蛋糕对她们来说太简单了,实在没有成就感。于是制造商们只好故意把产品做了调整,他们在说明书上特意说明:使用这种蛋糕粉,必须要再打一个鸡蛋进去。好了,这一下,家庭主妇们才又找回了自我价值感,她们反而愿意为这种更加复杂的产品掏钱。

所以,我们在了解上述现象之后,就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决策。一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去保持清醒,理性地分辨一件事物的真正价值。我们可以在行动之前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一件事情的价值,到底是因为它本身可以满足你的需要,还是只因为你在它身上已经花了过多努力,导致你不愿割舍。另一方面,如果你想抬高一个人对于价值的估计,你也可以适当地吊吊对方胃口,让对方不那么容易获得,那么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也许会变得大不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会更喜欢那些经历痛苦才能得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