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一课引发的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图片发自App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听了一节六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青山不老》,执教的是我校一位资深教师——高桂芬。因为喜欢,一是喜欢文章的味道,二是喜欢文中的老者,因此高老师将略读课文变为精讲课文。课后问:这样是否可以?答案无疑是可以,每位教师在落实教学任务时,都有行使一厘米之变的主权。

听完课,思绪却久久没有结束。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有人说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必须有小组合作;有人说语文阅读的个性体验不适合过多的合作。有人说重写作,有人说重阅读,有人说读写要结合……这一切既有资深大咖的切身经验,也有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在百家争鸣中,一线教师突然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话语权,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中,教了多年的语文课不知道怎么上了,有种邯郸学步的尴尬。

个人觉得,每种做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任何理念都有其合理的元素,唯有教师心领神会,情有独钟,并乐于,善于实施的才是行之有效的好理论。每种样态的课堂都有动人之处,唯有直达学生心灵的,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让学生生命舒展,绽放的才是好课堂。无论我们教学改革的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实施教学改革的掌舵人——教师的基本素养。

图片发自App
01博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就拿今天《青山不老》这节课来说,高老师上课伊始,板书“耄耋”二字,用意何在?原来是引出本课主人公——一位年逾80的老人。可仅此而已吗?从中对中国文化的深邃,可见一斑。是卖弄?不,是教师的博学,是教师的匠心独运。在教学中,教师的博学多识,不仅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能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气场。教师的博学更体现在不经意的细节,一个点拨,一个引用,营造出富有生命的课堂生成。高老师在课堂上,将老骥伏枥的曹操,搬走太行王屋的愚公等人物信手拈来,变单一的植树老人为一批志坚不摧的人群,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语文为独树郁郁,森林幽幽的大语文。

02善问,是语文教学最朴素的方法。

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对问题的把握更要精准,因为我们的教学不是机械的知识的复制,而是学生独特的感悟,思考,甚至是带有思辨的质疑。学文之初,高老师出示核心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文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时抛出各色问题,引发碰撞与共鸣,老人的品质在一个个问题中变得清晰高大。最后,回归文题,何为青山不老,不老的只有青山吗?还可以改为什么不老?(精神不老,奉献不老……)

03利导,是师生文本对话的桥梁。

品悟文本,一抓关键词语。如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引导学生抓住荒山,青山两个词语,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脉。在感悟老人不易时,抓住大小两处环境,引用文中关键词语“肆虐”“一人”,就能真切感受老人的艰辛。二是引发联想。对文本的学习,必将引领学生透过文字去感受更为丰满的信息,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品词析句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问题能力等等。如高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荒山、青山是什么样?想象大环境中“大风”的肆虐,想象青山不老留给子孙的是什么?想象让青山不老的老人是什么样子……一次次联想丰富了画面,丰厚了老人的形象,直至情不自禁的被朴实却坚毅的老人感动的潸然泪下。教师巧妙的引导,将学生由文内引向文外,由文字引向画面,由品悟引向思维,引向表达,引向实践,将文本的学习变成综合的实践,让学生走向多元发展。一学生情致所动,当堂吟诗一首。一切都是那样悄然发生。

图片发自App

我常想,武林的最高境界是炉火纯青,化有形为无形。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追求一种浑然天成的润物无声,大智若愚般的简单而不粗鄙的境界。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山不老》一课引发的对语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