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释读】战争关系到民众生死、国家存亡,兹事体大,必须慎重对待。
2.《计篇》夫未战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释读】凡在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否则便是筹划不周、条件缺乏。筹划周密的能取胜,筹划不周的不能取胜,更何况根本不作筹划呢?非但战争如此,做任何事前,都要有周密的考虑和规划,这是成败与否的先决条件。
3.《作战篇》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释读】用兵打仗,贵在速胜。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的情况,却没见过为了追求指挥工巧而旷日持久的现象。速度关乎效率,时间就是生命。
4.《作战篇》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释读】不完全了解用兵弊害的人,也就无法真正知晓用兵的益处。凡事只盯着好处看,而不知道其中的风险;所谓好处也不过是看不透的镜花水月。
5.《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释读】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不经交战而能使人屈服,这才高明。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善用智慧而非蛮力。
6.《谋攻篇》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释读】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无忧;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胜败无常;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每次用兵都会有很大危险。即使跳出战争来看,资料情报的掌握也极为重要,知道和了解得越多,胜利的砝码就越大。
7.《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释读】善于防御的人,深藏不露而令敌人无法察觉;善于进攻的人,如天降神兵令敌人猝不及防。动静皆宜,收放自如,才能稳操胜券。
8.《形篇》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释读】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条件,然后才寻求同敌作战,而失败的军队却往往先冒险同敌人交战,而后企图侥幸取胜。我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严阵以待,不惧来犯,心存侥幸的挑衅者自然会悻悻而退。
9.《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释读】一般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因此,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变化有如天地江河般无穷无尽。面对困难挑战,不妨灵活变通,另辟蹊径反而会柳暗花明。
10.《势篇》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释读】战旗纷乱,人马如云,在混乱之中作战要保持军队整齐不乱。浑浑沌沌,迷迷蒙蒙,要布阵周密,保持态势而不至于失败。遇事不慌,稳定态势,不能先自乱阵脚。
11.《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释读】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造就有利的态势,而不对别人求全责备,所以他才能够选择合适的人才、利用有利的态势。
12.《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释读】凡是先占据战场严阵以待的,就主动而从容;后抵达战场而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善战者,总是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可见抢占先机,夺取主动权的重要性。
13.《虚实篇》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释读】敌人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顾左就顾不了右,顾右就顾不了左,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敌弱我强,就是因为我方能迫使敌人处处分兵设防。有时候“片面的深刻胜于全面的平庸”,能在一处集中优势,就能在一处突破缺口。
14.《虚实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释读】用兵作战没有刻板的模式,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克敌制胜的,称得上是用兵如神。生活中的困难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法,唯有灵活应对,才能披荆斩棘。
15.《军争篇》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释读】争取制胜条件,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利弊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只有思虑全面,才能权衡妥当。
16.《军争篇》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释读】军队行动迅速时就像疾风骤起,行动舒缓时就像林木森然,发起攻势时就像烈火席卷,实施防御时就像山岳岿然,隐蔽时如同阴天般难以捉摸,冲锋时如同雷霆般势不可挡。面对不同的情形,就要采取适宜的战术。
17.《军争篇》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释读】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伤其士气;对于敌人的将帅,可以扰乱其心智。
18.《九变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释读】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兼顾到利与害两个方面。考虑到有利的条件,事情才能顺利进行;兼顾到不利的因素,祸患才能预先化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一定要全面考虑利害关系。
19.《九变篇》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释读】用兵之法,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是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是要依靠自己有足够震慑的力量。与其胡思乱想他人出现失误,不如脚踏实地自己有备无患。
20.《行军篇》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释读】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做到不轻敌冒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信任,这就足够了。对于那些目光短浅、狂妄轻敌的人而言,再多的兵力也无济于事,只会徒增伤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牌再好也要会打,资源再多也要会用。
21.《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释读】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一样,那么士卒就可以同他共赴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爱子一样,那么士卒就可以和他同生共死。
22.《地形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释读】只了解己方可战,而不了解敌人不可攻,取胜的可能性只有一半;只了解敌人可攻,而不了解己方不可战,取胜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既了解敌人可攻,也了解己方可战,但是不了解地形是否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同样也只有一半。在对抗竞争的关系中,只掌握双方情况还不够,还要熟悉相应的客观环境。
23.《九地篇》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释读】主持军事行动,要做到沉着冷静而幽邃莫测,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非但用兵如此,做其他事情也要这样,能沉得住气,才能成得了事。
24.《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释读】投身于危难中,然后才能够转危为安,陷身于死地里,然后才能起死回生。越是在漆黑的绝望之中,越能闪烁明亮的希望之光。有时候不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25.《火攻篇》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释读】没有利益维护就不行动,没有得胜把握就不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轻易开战。
26.《火攻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释读】千万不能因一时怨怒而发动战争,因一时愤懑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的利益才用兵,否则就休止。怨怒可以重变为喜悦,愤懑也可以重变为高兴,但是国一旦灭亡就不可复存,人一旦丧生也不可复活。所以对待战争,要慎之又慎,情绪一时高昂还可以渐缓,炮火一旦打出终不可挽回。
27.《用间篇》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释读】高明的将帅之所以能战胜敌人,是因为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能用求神问鬼的方式来获取,不能拿相似的事情来类比推测,更不能用日月星辰的运作度数来验证,而一定要取之于人——那些熟悉敌情的人。问对人才能问清方法,找对人才能找到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