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21-21《当下的力量》

因为书名选了这本书,看了《九种性格》,意识到自己的本性当中有对缺失的执念,缺乏感受当下的能力,(这是不是在给自己贴标签,哈)。正如简介里介绍的,“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但是不是“百读不厌”还不知道,刚听了一遍,还是懵懵懂懂,因为是填鸭式灌进大脑的,书里的大部分内容,只是听见了,听进去和听懂了没多少。这本书是被 称为“灵性开悟的指引之书”,自己愚钝,离开悟还早,并不能领悟。张德芬给本书写了导读,张德芬在她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当中,提到和引申这本书里的内容,经过她诠释后,理解起来相对好一点,就象阿德勒的哲学被日本作者写成《被讨厌的勇气》,经过诠释的书名都象心灵鸡汤,其实不是,并不那么好喝。虽然没有看明白多少,总是看完了,试着找一些好玩的点吧。

◆ 张德芬在导读《活在当下》里提到:

>> 我们都知道ABC理论,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诠释,C就是结果,即你的负面情绪。通常,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去找A的碴儿,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可是我们不知道,B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的不是A,而是B。同样一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就是对事情的诠释角度不同罢了。与其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来得省事省力。而你会发现,当你转变了内心的状态之后,环境也会随之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境由心转”!

这跟《关键对话》里提到的行为方式模型一个原理,本书的核心就是要我们摆脱“大脑的思考”,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因为我们想太多了,“我们犯了最大的错误:认同我们的大脑,并认为大脑就是我们—实际上我们远远比我们的大脑更伟大。”认为“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和分析“思维”,思维就是我们不能活在当下的“魔鬼”——心魔,先了解一下这个魔鬼:

>> 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我们为什么会对思维上瘾呢?因为你认同思考,就是说,你从思考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取自我的感觉,因为你认为,如果你停止思维活动,你将不复存在。随着你逐渐长大,在你个人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下,你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自己的形象。我们不妨把这个虚幻的自我称为“小我”。小我由思维活动组成,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它才能存活。“小我”这个词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在这里,我所指的是虚假的自我,它是我们无意识地认同于思维而产生的。对于小我来说,当下时刻几乎不存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重要的。

>> 你的大脑只是一个工具。它是被用来处理特殊任务的,当这个任务完成时,你就让它处于休止状态。因此可以说,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是重复的,而且是无用的,甚至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如果你观察你的思维,你就会发现这是真的。这还导致了你生命能量的严重损耗。

>> 思维和意识不是同义词,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如果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但是意识的存在不需要思维。

>>  思维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反抗或消除这种情绪上的痛苦,这也是思维活动如此之多的原因。然而思维顶多也只能暂时地将痛苦掩盖住。实际上,思维越是努力去摆脱这种痛苦,痛苦就会越深。思维永远不会找到解决方案,它也不会让你找到解决方案,因为它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  所有的问题都是思维的幻象:思维会无意识地喜欢上问题,因为它们给你某种身份的认同。这是正常的,同时也是病态的。“问题”的意思是,你在心理上不断地琢磨某种情况,而没有真正地在当下采取行动,并且你还无意识地将它变成你的自我感的一部分。你被你的生活情境所累倒,以至于丧失了对生命的感觉、存在的感觉。

>> 你大脑中背负着100件你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

>> 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思维停止了;你完全临在于当下,被一种更为有力的东西接管了。这就是许多普通人突然能够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的原因。

不知道你看晕了没,这只是摘录了其中的一点点,我们每天每时每刻几乎都处于思维中,甚至睡梦中,思考的内容中太多了,唯独对“思维”本身思考的并不那么多,没有观察我们自己这个思考者。这些内容简直就象佛经一样,领悟不是靠记住,领悟不是一时一刻,先从知道看见开始,每天念经,哪天就开悟了。书里还讲:无意识、未显化状态、临在、臣服、无物、空间等,更不能领悟了。

还讲到一些轻松的观点:

>> 地球上只有人类才有消极心态,其他的生物不但没有消极心态,而且也不会像人类一样去侵犯、毒害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你看到过不开心的花朵或有压力的橡树吗?你是否遇到过抑郁的海豚、自尊有问题的青蛙、无法放松的猫、充满仇恨或怨恨的小鸟?那些偶尔表现出这些消极心态或神经质行为的动物,是因为它们在与人类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被人类影响了。

>> 鸭子也教给过我重要的心灵课程:请在冥想状态下观察它们。你会观察到它们是何等宁静,何等安逸,何等完全地进入当下时刻。它们是如此的完美,这只有无思维的生物才能做得到。偶尔,两只鸭子会发生争斗—有时是无明显原因的,或者因为一只鸭子闯入了另一只鸭子的领域。这种争斗通常只会持续几秒钟,然后这两只鸭子就会分开,向不同的方向游去,并用力扇动几下翅膀。接着它们就像没有发生过争斗一样继续和平地在水上游泳。当我第一次观察到这种情况时,我突然认识到通过扇动翅膀,它们在释放多余的能量,因此这些能量不会蓄积在它们体内进而变成消极的东西。这是自然的智慧,它们很容易就能这样做,因为它们没有思维,不会将不必要的过去记在心中,并从中获取身份感。

西湖边的鸭子总能吸引游客,原来大家在学灵修啊,哈。

最后分享两条实际的:

>> 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未来需要做的一百件事情上,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可以做的一件事情上

>> 臣服不是改变现实,至少不是直接地改变。臣服改变的是你。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因为世界只是你内在的反映。


                                                                                2021-3-27

你可能感兴趣的:(No.2021-21《当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