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活需要仪式感》有感 - 草稿

If you are tired of style, you are tired of life.                                                                  —《唐顿庄园》

有你的早安和晚安,我从不感到孤单。

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每逢七夕,小刘必带我下馆子庆祝。我俩通常会点两菜一汤:香菇肉片,酸辣土豆丝和疙瘩汤。吃得香喷喷,节日过得美滋滋。这种传统仪式一直持续了几年,直到我的公司搬家。公司新地址周遭再没有家常菜做得那么好吃的馆子,这个传统慢慢退幕了。后来会撸串,吃烤肉,美式起来还吃过一次西餐,一年一变样,过节还是蛮有仪式感的。遗憾的是我俩到现在也没有再故地重游,倒是吃过一次屯佃村的久久鸭脖。

结婚生娃儿后日子的匆忙,日子一周一周流逝。家庭生活很充实,只是俩人独处的时间大大减少,几次节日买花买蛋糕做好吃的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到现在每逢节假日小蛋糕是必备的,演化成了另一种表达仪式。

每天早上一起出门道别,中午互相问候是否有好好吃饭,晚上睡觉互道晚安。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需要道晚安的人数现在增加到四人。

为每一个自己重视的瞬间,选择一个独特的仪式。

每次出发旅游前,都会精挑细选几身衣服,搭配好发型(发型这块我倒也不会技术含量高的,无非就是披肩或是扎起来)。有时甚至跟闺蜜们提前在淘宝备好统一服饰。以至于有一次去爬山,大爷们问我们是不是搞传销的。尴尬!

面试新单位的时候,特意涂了口红,感觉自己立马很有精神,走起路来都飒飒的。

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一抹口红,就像一个好伴侣,陪我度过新的时光。

关于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文中有一段话我很认同:“什么才是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它是不辜负生命,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每一朵鲜花盛开的那种岁月静好的日子,并且伴有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此说来,我的生活算比较有仪式感的。

对生活的期待,让我们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有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非常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遵循这个轨迹,剔除掉自己不想要的,剩下想要的全力以赴。

人到而立之年,生活好像做加法。有了房贷,还想要车贷。有了孩子,就要配备优良教育资源。老人同住了,需要学习两代人沟通之道。工作不赖,想要升职加薪。想要的东西太多占据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忙碌起来往往忽略生活的细节。过得糙了,日子就没法细腻。

过日子还要给生活做做减法。少买一件衣服,就可以少在购物网站逛两个小时。少看一些电视剧,就可以多出时间读读书,了解内心需求。少立几个目标,就可以用心追求仅有的几个目标。

日复一日的日子需要操持干净整洁的面貌,家庭环境需要有温馨愉快的氛围,过日子重要的时刻要保持生活的仪式感。

一个草莓面包,一杯珍珠奶茶,一颗橙子味糖块,一段快乐旅程…温暖我的不是年少的喧嚣轻狂,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一种快乐,最好能以仪式感的方式及时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所有仪式感,都是对人生的加冕。

人到一定人生阶段,照料孩子和家庭会大大缩短个人时间和空间。

朋友们四下撒开,把酒言欢的喜悦时刻少之又少。想见面的朋友拖了又拖,想着想着就算了;想打电话问候的老友,蹭了又蹭,时间就过去了。

想吃的美食,因为忌口,等不到合适吃的时间段;想去的地方,需要等到孩子大一点,再大一点。

读《卑鄙的圣人:曹操》,其中一段描写打动我:“曹操和朝廷势力的同步壮大,许都在一片兴旺的气氛中步入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国家大事唯祀与戎,如今朝廷有了物资基础,荒废已久的各种典礼也渐渐重拾。这一年起,百官贺正旦的仪式重新恢复。”

看吧,所谓仪式感,不论古人或今人,都是有需求的。仪式感只有在物质基础奠基上才会发生,生活中活得有仪式的人,起码吃穿不愁,工作稳定,家庭和睦。

生活需要仪式感,使某一天某一刻与众不同。仪式感在我看来算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态度了,等我不要仪式感表达生活的热爱时,可能是年长折腾不动了,可能是状态不对,在跟生活作斗争,也有可能是故作深沉凹显自己高级。

生活是很有趣的,我喜欢有仪式感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生活需要仪式感》有感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