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身影—读王菡《宋哲宗》

读完王菡著的《宋哲宗》已经有几天了,一直也没有写一篇读后感。种种时间上的理由,说明这本书读后,并没有那种思如泉涌,一蹴而就的感觉。

这并不意味着此书乏味庸俗,相反写一个只有二十五岁的寿命,仅仅亲政七年,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的传主,是多么的不易。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这一套唐宋明清皇帝传记,将六十七位皇帝,外加一位清代摄政王,一位晚清太后共六十九人一网打尽,对于在史籍之外了解不太知名的君主,实在是一件方便事。


图片发自App



就如宋朝来说,捋一捋两宋十八帝最主要事迹传说,太祖有陈桥兵变,太宗有烛影斧声,真宗有澶渊之盟,仁宗有狸猫换太子,神宗有王安石变法,徽宗有花石纲,钦宗有靖康之难,高宗有宋金大战,孝宗宁宗有北伐,理宗有宋蒙大战,恭帝端宗帝昺有亡国之祸,余下的英宗,哲宗,光宗,度宗,都是既享国日浅又没有太多事迹的。

说回本书的主角宋哲宗,怎样写好他的传记呢。

要了解一个人,首先就是要搞清他的来龙,即他是怎么来的。因此,提起宋哲宗,不能不提及他的父亲宋神宗。事实上宋神宗影响了宋哲宗的一生。于是作者在篇头概述了宋神宗的家庭情况。神宗的子女并不多,且大多夭折,因而在神宗弃国之时,年仅十岁的赵煦,也就是后来的哲宗,就成为了年纪最长的皇子。想来那个时候,生存实乃是一件极为严峻的事。皇室的医疗条件不可谓不高,尚且不能确保皇子能够长到成年,何况寻常百姓家。即使活下来的,也未必就都是优胜劣汰的强者。哲宗的短寿,也和他本人孱弱的体质有很大关系。国不可一日无君,最长的皇子赵煦成为了皇位接班人。然而十岁的孩童终究当不了偌大的家业,故而神宗的母亲,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就被推倒了前台,仅仅隔着一袭帘子统治着赵宋河山。

和神宗不同,高太后是不倾向于变法派的,原因书中并没有给出解答。这个原因其实贯穿着北宋末期的国运始终。不仅仅是高太后,司马光,吕公著,大小苏,范纯仁等等一干名臣,为什么就对王安石新法持否定的态度,乃至于王安石变法的意义与实行以及历史评价,自变法之日直到今天都还没有定论。不过随着史料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到底确定了一些事实,即一方面新法提高了宋朝的财政和军事实力,使得国库充盈,战力提升。另一方面基层的执行大打折扣,便民的初衷演变成扰民的害政。反对变法的一派,如司马光就是从消极的角度来评价新发的。因此当高太后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非常急切的立刻全面废除新法。

伴随着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恢复旧法,宋哲宗开始了八年的元祐傀儡时期。史书上记载,哲宗少年老成,天资聪颖而又惜言如金,在这期间,宋哲宗主要就是学习文化知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显眼的事迹。从有限的几个片段来看,可以看出年幼的哲宗是个早熟而且心思重的人。

首先便是和高太后的关系。客观来说,高太后本质上是爱护这个孙儿的,但是其行事的专断却给哲宗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有一次,高太后问宋哲宗对某个大臣人事任免的意见,宋哲宗冷冷地说,太后既已决定,何须孙儿多言。可见宋哲宗内心强烈的郁闷。还有一次,大臣范祖禹,刘安世向高太后关切宫中寻找乳母的事情,意在规劝少年天子切勿过早贪恋女色,高太后听后回到后宫,严厉审问哲宗身边的侍女,这件事也深刻的刺激到了宋哲宗。相信这样的事情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会经常的上演,给亲政后哲宗对高太后的评定种下了孽因。果然,后来章惇等人制造同文馆之狱,想借此机会废掉高太后的名号,若非神宗的皇后向太后和哲宗的生母朱太妃力劝,哲宗真的遂了章惇的愿了。

其次就是对朝臣的态度。前面说过司马光在执政的短短几个月,就是要全面快速的废除新法,恢复旧制。当初新法随着王安石的罢相,实际上在后期是由宋神宗独力支撑,现在先皇刚一去世,就要否定他的政策,这于法于理于情都实在说不过去。针对这个问题,司马光创造性的提出以母改子的口号,即由高太后改变儿子的过失,来实现废法的实行。这个口号拔高了太后的地位,却忽视了国家真正的君主的存在,当时就有人提醒司马光,恐怕以后会惹来祸端。果不其然,亲政后,宋哲宗不断的追贬司马光诸人,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再如程颐,以一个布衣成为皇帝的老师。然而程颐对哲宗的态度却颇为不敬,并美其名为自重。结果给哲宗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亲政后也是处分了他。

反之如苏颂,他写奏章,一律写两份,一份呈高太后,一份呈宋哲宗。在奏对的时候,每次也都要征得哲宗的同意,以示对哲宗的忠诚和恭敬,自然给哲宗留下了特别良好的印象。在后来打击元祐党人的时候,苏颂也列在其中,宋哲宗百般回护,说苏颂是个忠厚且识大体的人,免于处分。

仅仅从以上的迹象,就可预料当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朝局将会有重大的变动。事实上也是如此。

哲宗亲政的绍圣时期,从年号来看,就是要发扬光大圣朝圣父的意思。这不仅因为追昔宋神宗时期宋朝国力的相对强大,也不仅因为长年被压抑,而一朝吐气扬眉的反复,更在于元祐更化,恢复旧法,不仅没有便民,反而弱民,不仅没有强国反而贫国。

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最主要的是募役法,青苗法,均税法和市易法。具体的措施因为一不在本书的范围,二由于研究尚不完善,就不在此赘述。事实是废法之后,朝廷的财政收入锐减,各地的仓库早已空空如也,为了维持庞大的俸禄,及与西夏的军事活动,不得不一再动用内藏库存,如此寅吃卯粮,难以为继。因而亲政之初,哲宗相继召回被贬的变法时期大臣章惇,蔡卞等人,实行恢复变法的所谓绍述。

遗憾的是,绍述并没有再现神宗时期的光荣,反而沦落成为章惇等人报复打击元祐大臣的党争工具。

党争的端倪早在元祐初期便已出现。当时变法时期的宰相蔡确被贬到湖北安陆附近,在游玩的时候做了一首诗,被投机分子吴处厚告发为影射太后,于是文彦博,吕大防等就把蔡确流放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广东新兴。范纯仁曾劝诫不要开此流放岭南的先河,以免日后无尽的报复循环。可惜这一富有远见的忠告并没有被当权者重视。如今,当初的谪贬之人重归庙堂,原先的在位者一一踏上了岭南之途。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对元祐绍圣时期的风云人物,一一进行概述。于是既有刘挚等人魂归大庾岭的遗恨,也有苏轼苏辙范纯仁忍辱负重的旷达。这真是一个历史的玩笑和讽刺。

绍述时期倒也不是没有华彩的绽放。章楶率领的西北军同西夏连续打了好几个大胜仗,使得边境地区迎来了暂时的和平。

哲宗末年,陕西有人挖到了一个宝贝,经鉴定竟然是秦始皇时的传国玉玺,这一值得庆贺的事件,反映在了改元元符之上,也仅此而已。

经过绍圣的不断政争打击,似乎也耗尽了哲宗的精气神。虽有元符改元,却并不是一剂强心针。同时哲宗家庭上的变故也在催化他的衰竭。

哲宗的皇后孟皇后,出身世家,是高太后选定的。由此可知她并不受哲宗的宠爱,哲宗宠爱的是出身平民的刘贵妃。一山不容二虎,刘妃依恃哲宗,对孟后颇为不恭,并常有取而代之的心。恰巧孟后的女儿得了重病,久治不愈,情急之下搞起了皇家最忌讳的魇祟。若只是为了给公主治病也就罢了,要命的是竟然也对刘妃弄起扎小人的昏招,因此被废,以道姑的身份退居冷宫。而刘妃则因为后来生下皇子,母以子贵,终于登上皇后的宝座。

后妃的闹剧刚刚平息,被哲宗寄予众望的皇子偏偏几个月后就夭折了,一连串的打击使得哲宗身心俱疲。哲宗自幼身体并不强健,年轻时就有咳血的病根,重咳使哲宗在进食之后常常伴有呕吐,但在高太后的威权之下,病情被隐瞒起来,也未被重视,久而久之,这种慢性病积重难返,演化成不治的地步。经过七年的亲政,宋哲宗于二十五岁,正值青春年华的岁月里溘然长逝。据哲宗末年重臣曾布所见,死去的时候仪容仍旧如生时那般雍容典雅,端庄肃静。

哲宗走后没有留下皇子,一向不问政事的向太后,显示出纯熟的政治经验,一口咬定哲宗的政治遗嘱是立其异母弟端王赵佶为帝,而不是同母的弟弟,掌握了主动权。赵佶继位,就是著名的宋徽宗,向太后也学着垂帘听政,驱逐章惇等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攻倒算,而后宋徽宗亲政,又信任同样著名的蔡京,对元祐大臣进行了一次更猛烈的打击,无休止的内耗终于一步步把大宋王朝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宋哲宗短暂的一生就在作者的慨叹中结束了。也许作者是女性的缘故,对于宋哲宗的成长,尤其是论述宋哲宗和高太后的关系上,苏轼范纯仁流放南国的经历上,特有一种女性柔和的视角,读来不觉新颖,又有一丝丝的感伤和慰藉。

按照宋哲宗的时间顺序,也是本书大致的写作顺序,回顾这本书,了解到了自神宗经哲宗到徽钦二帝那段宋代大历史,名臣,包括贤明和出名的大臣辈出,真是暗流汹涌,惊心动魄。无怪乎王夫之读到这段历史,痛惜晚明的党争何其相似,何其惨烈。而宋哲宗,一个年轻人,因为历史的偶然,一度站在了漩涡的中心,他虽有力挽狂澜之心,却无翻云覆雨之力,不自觉地随波逐流,很快的就湮没在漩涡之中,只留给后人在发黄的书页中掩卷长思。幸而因丛书的出版,作者的耕耘,才能让人在现代语言中窥见九百多年前那些飘摇风雨的日子,使这个并不太知名的年轻统治者,有机会显露出模糊的身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模糊的身影—读王菡《宋哲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