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书籍到底该不该信?

昨天,我2岁的女儿,噘着嘴站在门口不理我了。

刚才女儿自己在那玩拼图,我坐在沙发上看书,她妈刚干完活,惦记歇会,就拿出黑瓜子坐在餐桌边上磕,于是惹祸了。

女儿很敏锐的察觉到了屋子里出现了异常,扭头问妈妈:“你吃嘛呢?”

“瓜子啊!”

“我也要吃!”

“你问问爸爸让吃嘛?”

女儿扭头问我:“爸爸,能吃吗?”

没想到战火这么快烧到我这来了。

我放下书,用坚毅的眼光看着她:“乐乐,你还太小了,瓜子对你来说太危险了,有可能会卡住你嗓子的。”

她盯着我,脱口而出:“乐乐是大姑娘了!”看我还是不为所动,忽然就噘着嘴,躲到了门口。

我一看她这状态,忽然想到前两天在育儿书里看到的“情绪引导”,正好派上用场。

第一步,做出聆听的姿态。走到她面前,蹲下身,注视着她。(漂亮!)

第二步,体察孩子的感受。我问她:“乐乐,你是不开心了嘛?”

“嗯!”

“是因为爸爸不让你吃瓜子嘛?”

“嗯!”(堪称完美!!)

第三步,接纳孩子的感受。我跟她说:“爸爸知道乐乐不能吃到瓜子很不开心,有时候,爸爸看到好吃的不能吃,也很不开心的。”她点了点头。(我简直他么太帅了!)

最后一步,提出解决方法。

“爸爸抱抱乐乐好不好?”“不好!”

“那乐乐吃个苹果好不好?”“不好!”

“要不,吃个梨吧?乐乐最喜欢吃梨了对不对?”“不好!”

爸爸,卒。

没想到,从来不屑于看育儿书籍的妈妈过来,一句话搞定:“闺女,来,跟妈妈喝奶去吧!”“好!”

看得我目瞪口呆。

网友们,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育儿书籍的东西到底应该怎么用到实际生活中呢?

欢迎在评论中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观哏儿都百态,聊都市男女,请关注@天津冯十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书籍到底该不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