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本为徒,缘何成了奴

昨天上午和一个朋友聊天,他的孩子今年高考。他说他有亲戚在某个部委任职,如果读该部委系统的院校,或许能得到照顾,但孩子有志气,要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他说孩子虽然不是特别拔尖,但考一般应该大学没有问题。在高二时,老师曾和家长交流,说孩子在艺术上有一定基础,如果这个时候改学艺术类,极有可能考到清华大学的艺术类院系。但孩子依然不愿意,说接触过一些学艺术的学生,感觉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差才学艺术,所谓学习不过是为了得到一纸文凭而已,他看不上。

他说学习的目的绝不应该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学到真正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不仅给这个孩子点赞,也为这样尊重孩子的家长点赞。同时我也相信这个一定孩子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确实,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就是拿到一个好看的文凭,至于是否学到知识不重要。文凭是敲门砖,先进门再说,至于以后的事那就以后再说了。在家长的这种指导思想下,孩子变成拿文凭的机器,学校教孩子最多的是应试技巧,排的满满的课时和作业根本不给孩子自我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试能力)力压全球,我国的博士数量世界第一,在校大学生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但是真正的发明创造几乎没有,科研领域各种学术欺诈和不端行为倒是频频发生。

对自己孩子唯文凭论最要命的后果是,虽然孩子拿到了一纸文凭,可是走上社会后往往眼高手低,简单的、低收入的工作看不上,复杂的、收入高的工作干不来。除非进到公务员系统或一些垄断行业企业,否则极容易成为啃老一族。即使家境不好的家庭也可能造成如此后果,培养出来的孩子被称为“穷人家的富二代”。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科学家的潜质,从他们出生开始就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孩子在3到6岁阶段,每天都有无数个问题等着父母回答。好的父母会耐心细致地解答孩子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但有一些家长则简单粗暴地让孩子闭嘴。孩子上学以后,一些家长更是不允许孩子胡思乱想,听老师的话,结果被填鸭式教育,被题海战术将身上的灵气磨蚀殆尽。所谓“聪明伶俐进去,呆若木鸡出来”。

转一段微信朋友圈的文字:

古人把人的职业进阶分成了七层:奴、徒、工、匠、家、师、圣。

奴: 非自愿和靠人监督的人

徒: 能力不足,肯自愿学习的人

工: 老老实实,按规矩做事的人

匠: 精通一门技艺或手艺的人

师: 掌握了规律,又能将其传授给他人的人

家: 有固定的信念,让别人生活得更好的人

圣: 精通事理,通达万物的人

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奴”的层次过一辈子,他们本职工作完全没有主观能动性,纯属为了养家糊口。

不仅看不到职业的上升通道,思想上还毫无改变的意识。

要么直接庸庸碌碌终其一生,要么尝试走捷径赚快钱,然后失败,接着庸庸碌碌过完一生。

相比而言,“徒”是一个进步者,能意识到自己能力不足,去学习去改变,境况要好一些,假以时日会遇到改变的机会。

至于“工”,可以说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他们所做的一切。但对个人而言,如果满足于此,就只是维持而已,不会带来进更大步或改善,是被动的生存策略。

到了“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人士了,他们对本职业务达到了精通,做出来的东西,普通人都能看出其质量,一般来说,这是普通人的职业天花板。

“师”相当于现在教授级的人,不但业务能力非常出色,还能长期不断地给其他人传授规律和知识。

而“家”,就是业内的顶尖人物,像画家、音乐家、作家,他们有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最后是“圣”,这是全人类极少数人的境界,不但在所属领域出类拔萃,无人能敌,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如果说学习是孩子的职业的话,按这种分级,本来我们的孩子至少是“徒”,但因为家长急功近利、学校急于求成,不是应才(人才)施教,只是因材(教材)施教,很多孩子反而被家长和学校禁锢在“奴”这个阶层,哪怕孩子最后能考一个好的分数,考进一所好大学,如果不能从此阶层升华,将来孩子依然痛苦,甚至酿成悲剧。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有自己的主见,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渴望受到重视及尊重,有挣脱“奴”这个枷锁的强烈愿望。但不少家长仅仅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希望孩子得到最好,“妈妈觉得你很冷”“妈妈觉得你该补习”“妈妈觉得你不要胡思乱想”,简单地逼迫他们学习,单方面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因此和孩子经常产生矛盾甚至酿成悲剧。

家长一定要学会放低身段,和孩子多交流,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走上自我成长之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要给他们打“激素”,而是要施好“农家肥”,再经常“拔拔草,松松土,赶赶虫子”,这样我们就能收获到“原生态的累累硕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儿本为徒,缘何成了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