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海鸥飞处,彩云仍在飞

郭树宾

一入诗门雅趣添,推敲吟哦整三年。

月出不见吴刚冷,日落才觉玉兔寒。

春夏搜肠玩韵律,秋冬刮肚弄佳联。

挥毫不过七八句,早有方家晒在前。

收到韩老师寄来的会员证时,恰逢滏澧诗社成立三周年,回想起被拉进群写格律诗时的懵懵懂懂,参加诗社周年庆时的意气风发,代理群主时的惴惴不安和战战兢兢,尤其是当初交作业前的绞尽脑汁,不由得感慨万千呐。

年过半百,雅趣之所以还能频添,关键在于它们并不是我赖以养家糊口的工具。就像推敲吟哦、挥毫涂鸦,以及跟着摄友们扫街打鸟沾花惹草,纯粹是八小时之外的自娱自乐,也从未指望能以此出人头地。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雅趣,都免不了原始积累和后期投资,且不说“书画费纸墨,摄影穷三代”,“憋”出一首七律,何尝不是“白发搔更短”呢……这不,自从上次见到老法师手上那支白嘴鸟标海鸥58 2.0之后 ,心里就又莫名种了草。

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今日终于淘得一支,迎娶到家。据说这支镜头号称“国产镜皇”,曾是一代传奇,上海照相机总厂1969年研制的海鸥DF-1型胶卷相机,于1982年1月全国相机质量评批中获同机型第一名呢!

尤其是早期标配的鸟标58mm F2.0 HAIOU-64镜头,堪称被遗忘的经典。资料显示,该头与大名鼎鼎的蔡司·耶拿Biotar2/5如出一辙,全金属镜身,采用六片、四组双高斯结构,光学素质优良,拍出的影像清晰、色彩丰富,与日系同级镜头相比几乎没有差异。

传说,以前有日本“色友”购买海鸥DF-1,回家后直接扔掉机身,留下镜头,更有甚者,成批采购OEM镜头,足见其品质还是相当出众的(此处应该有掌声,为国货)。

两三年前,也玩过美能达、八羽怪之类的舶来品,玩着玩着就恢复到了原生卡口。原本不想再发烧了,今儿个再次海淘老镜头,也只是想体验一下与自己同龄的伙计“尚能饭否”,压根儿没想它能有多精彩。

不料,今儿个一试镜,才发现它竟然果真“宝刀不老”!

您瞧,您仔细瞧,路过宫门口的大爷大妈、早市上的老北京清真砂板糖、渐行渐远的刮脸剃头摊儿、家门口的各色手艺人(受微信平台限制,只是压缩了大小)……不但影像清晰,色彩丰富,细节到位,还颇有几分熟悉的胶片味道。

难怪老法师将此镜视若珍宝,信誓旦旦“老海鸥也要飞上天”!看来,不仅仅是一种国货情怀!

夜深人静时,再次透过这支凉冰冰、沉甸甸的镜头,一遍遍观察浸淫了世间烟火气的松球,一遍遍感受海鸥表陀飞轮清脆有力的律动,冥冥之中,似乎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一只只掠过汹涌的浪潮、一次次鸣叫着振翅翱翔的海鸥,莫名又回到了曾经青葱的旧時光……

那年,不知赵英林从哪儿搞来一部海鸥双反相机,因为着急开仓没少曝光胶卷,可就是那几张模模糊糊、半边发黄的黑白照片,记录着曾经最美好的回忆;也不知邻桌女孩儿从哪儿寻得那么多琼瑶小说,惹得一帮金庸古龙迷,也在刀光剑影中频生款款柔情,躲在角落里偷偷吃禁果。

你还记得代数课上一口气读完《海鸥飞处》、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跟着《彩云飞》入眠,以及后来错过了电视连续剧《海鸥飞处彩云飞》心生遗憾的情景吗?

经典,是一个时代的烙印。

有时候很痛,却终生难以忘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敬经典:海鸥飞处,彩云仍在飞)